陷阱騙局多 外企「半夜」撤離中國

據外媒分析,中國大陸7月出現大量資本撤離,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僅第一週就流失人民幣7千億元。(AFP)
據外媒分析,中國大陸7月出現大量資本撤離,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僅第一週就流失人民幣7千億元。(AFP)

【記者文龍/韓國報導】

對於進軍中國大陸的外資企業來說,「中國可謂是進來容易出去難的國家。即使是毫無中國商務經驗的人,至少也聽過一兩次這樣的話。很多公司採取非法匯款、半夜逃跑等方式也與這種情況不無關係。」

韓國《朝鮮日報》14日發表德勤(Deloitte,國際四大會計公司之一)中國商務中心常務朴相勳的文章〈中國市場易進難去 撤離經須讀懂〉,面對中國投資環境逐漸惡化,朴相勳針對外資企業撤離中國時遇到的困境做出分析,並重點分析了韓資企業為何被中國市場套牢。

優惠政策背後的陷阱

文章說,經濟增長初期,中國政府以稅制免除以及增值稅、關稅、個人所得稅等等優惠積極招商引資,且對非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相關規定的灰色地帶,有關當局還向有利於外企的方向「大方」做出解釋。

朴相勳分析,實際上,中國政府是有目的的,而且為了實現目的而附加條件。比如「兩年免稅三年減半」的優惠,前提是企業必須經營10年以上。

走投無路 選擇逃跑

朴相勳發現,不少韓資企業享受著所謂「優惠政策」的同時,與中國公務員形成了不當關係,但真要離開中國時,才發現中共當局所謂優惠政策實際上是一場騙局;中國稅務公務員很了解韓國企業違反了哪些領域的稅法。在法規的解釋上,以前親如「兄弟」的他們也不再朝對外資有利的方向。當稅務調查開始時,除正常交易以外皆禁止向國外匯款。

隨著稅務調查時間一拖、被揭發的事項漸多,韓資企業開始恐慌,生產效率明顯下降,甚至萌生逃跑的念頭。朴相勳分析,「在中國真的不可能正常撤出事業,而且需要把賺來的錢都留在中國嗎?雖然很難斷言就是如此,但對於大多數韓國企業來說,這種擔心很接近事實。」◇

延伸閱讀
中國淪為全球電子垃圾主要傾銷地
2015年05月21日 | 9年前
中國要聞掃描
2015年05月22日 | 9年前
製造業連3月萎縮 陸經濟不妙
2015年05月21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