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海生館人工繁殖珊瑚礁魚類

疊波蓋刺魚(俗稱藍紋神仙魚)在人為環境下自然產卵及初期生活史之研究為全世界首例。(海洋生物博物館提供)
疊波蓋刺魚(俗稱藍紋神仙魚)在人為環境下自然產卵及初期生活史之研究為全世界首例。(海洋生物博物館提供)

【記者簡惠敏/屏東報導】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宣布,成功完成黑星笛鯛、五線笛鯛、藍帶荷包魚、疊波蓋刺魚、條斑胡椒鯛、裂唇魚及擬刺尾鯛等7種珊瑚礁魚類,在人為環境下自然產卵,並將魚苗養成至幼魚或成魚的全球首次人工繁殖成功紀錄。

台灣珊瑚礁魚類有2,000種以上,資源豐富,但因沿岸環境嚴重汙染與破壞,珊瑚礁魚類數量無論在台灣或世界各地都不斷銳減。為挽救珊瑚礁魚類,海生館2003年成立珊瑚礁生物繁養殖研究團隊,進行研究開發台灣高產值珊瑚礁魚類的繁殖及復育技術。

海生館表示,這些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將有助了解珊瑚礁魚類的生殖、成熟、產卵、胚胎及仔稚魚生理生態,作為發展海水魚繁養殖產業及建立水產資源永續利用的重要參考,研究結果已陸續發表在《水產養殖研究》(Aquaculture Research)、《英國海洋生物學會誌》(JMBA-UK)及《世界水產養殖學會誌》(JWAS)中。未來將繼續探討全球暖化及海水酸化對珊瑚礁生態系的影響等熱門研究議題。◇

延伸閱讀
海生館成功繁殖七彩麒麟魚
2014年04月23日 | 10年前
海生館典藏庫首開放 一覽標本製程
2014年01月23日 | 10年前
海中活化石腔棘魚 全球僅剩700條
2014年01月13日 | 10年前
屏東海生館 發現台灣陸蟹新物種
2013年08月19日 | 11年前
海洋藥妝夯 珊瑚具修護美白功效
2013年08月12日 | 11年前
海生館鯨鯊野放失敗 立委促檢討
2013年07月22日 | 11年前
台美合作 揭開珊瑚螢光神祕面紗
2013年05月20日 | 11年前
保育欖蠵龜康復 衛星追蹤器野放
2013年04月14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