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腳發作
足癬,俗稱香港腳,又稱臭田螺、腳氣濕瘡、腳濕氣、爛腳ㄚ等。足癬的臨床症狀主要為以下幾點:
1.病變多發生在足趾和腳底板邊緣。
2.趾間或腳底板邊緣出現小水泡,搓破則滋水外溢,氣味腥臭;若反覆搓擦趾間浸漬腐白皮膚,皮去顯露鮮紅色的靡爛面;部分水泡進而釀成紫白黃泡。
3.部分趾間乾癢,皮膚粗糙脫皮,甚至裂口而疼痛。
4.自覺搔癢。
5.夏重冬輕,曠久難癒。
足癬真菌培養和鏡檢多為陽性,常為紅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及鬚毛癬菌感染。由於足癬患者常用手搔抓皮膚,感染癬菌的手再碰觸身體其他部位,易導致其他部位相繼感染。
足癬一病 古代醫籍記載
據《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記載:「臭田螺由胃經濕熱下注而生。腳ㄚ破爛,其患甚小,其癢搓之不能住癢,必搓至皮爛流腥臭水覺痛時,其癢方止,次日依然作癢,經年不癒,極其纏綿。」
《外科正宗》:「臭田螺者,乃足陽明胃經,濕火攻注,多生足指腳ㄚ,隨起白斑作爛,先癢後痛,破流臭水,形如螺靨,甚者腳面俱腫,惡寒發熱。」
徹底根治 須調理體質內外兼治
中醫認為足癬內在的病因主要是足陽明胃經濕熱下注所致,故在治療足癬時,除了用外敷、外洗藥物治療皮膚外在病位,更須內服藥物調理身體體質,才容易根治。
內在體質用藥:可用金銀花、紫花地丁、生薏苡仁、赤茯苓、黃柏、川牛膝、澤瀉、炒丹皮、車前子、青皮等藥煎湯內服以清熱利濕治本。
外洗用藥:可用白鮮皮、地膚子、苦參、蛇床子、百部、蒲公英各30克,明礬、土槿皮各15克等藥,用水煎半小時,取汁約2千毫升,先薰後洗,再浸泡20分鐘,然後將患腳擦乾。連續外洗數日,每日1劑,7日為一療程。
足趾皮膚濕爛嚴重者,可用三石散外撲。(三石散方:爐甘石、赤石脂、煅石膏各等分為細末,研細即成。)
平日保養與預防
家裡一人有足癬,全家人都會受累。故自己穿過的襪子要與家人的衣物分開洗,家用拖鞋只能自己單獨使用,不可讓其他人穿用。洗完澡後,腳趾要擦拭乾淨。平時可穿涼鞋,或通風透氣天然材質的布鞋或皮鞋。
穿著的襪子特別建議選用「棉質的五趾襪」,五趾襪可以有效吸附趾間的濕氣,加快病情的恢復。若足趾濕爛明顯,可用天然的足癬粉(如:三石散)清熱除濕。
足癬病情改善後,仍建議持續服用內服藥及用藥外洗二週以上,以杜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