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不安心 民眾自種自銷

為確保食品安全,中國民眾開始自種有機農作。圖為香港的有機農場。(Getty Images)
為確保食品安全,中國民眾開始自種有機農作。圖為香港的有機農場。(Getty Images)

【記者王明/編譯】

自2008年爆發三聚氰胺毒奶粉醜聞後,更多的有毒食品陸續被踢爆,中國民眾莫不「聞毒色變」,不但對超市的有機「標籤」深表懷疑,更對食品安全的主管當局喪失信心。為了徹底解決吃的安全問題,許多民眾寧願自給自足,這讓鼓勵消費者自己種菜、養雞的另類有機農場在北京市郊大發利市。有業者稱,他們的投資成本已經在1年內全部回收。

據NBC新聞網報導,今年35歲的譚映紅(音譯)居住在北京,是一位7歲男孩的母親。對她而言,到市場買菜是件痛苦的差事,每次採買肉類、蔬菜和牛奶,就好比在危險的地雷區尋找生路,因為有假羊肉、病死豬肉、毒生薑、毒奶粉及不安全的瓶裝水。

今年春天,她決心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她與其他6個家庭在北京郊區租下1畝有機農地,計畫種植為期1季的蔬菜。他們打算先養雞並栽培蔬菜,最終希望食物完全自給自足。他們先種了蕃茄、小黃瓜和洋蔥。

譚映紅參加的是逐漸在中國日益發展的團體,他們以自己栽種的方式解決食物安全的問題。

「有機」標籤不被信任

2006年,譚映紅和丈夫從重慶市附近的一個小鎮搬到北京居住,她當時期待能迅速適應都市的快節奏生活。她無法想像日後為了兒子食物的安全,經常花費許多時間四處尋找有機食材。

2008年爆發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醜聞,造成30萬嬰幼兒患病,6位嬰兒死亡,首次喚醒民眾對食品安全的警惕。兩位提供牛奶原料的負責人被判處死刑,但至今仍未制定新法規來徹底防止毒奶粉繼續流入市場。

自此之後,她的小孩改吃進口有機食品,但是,大量出現的假冒食品徹底摧毀了她對進口假產品的信任度。

據最新雜誌和清華大學的調查顯示,將近70%的中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沒有信心。

中共法令規定,食品必須貼上有機標籤,但是,農民得支付申請費用,因此,許多消費者並不信任政府的監管能力,可以確保有機食品的真實性。

據報導,中共國務院最近下令地方政府部門加強檢查肉類及加工肉製品,並徹底檢查農村食品工廠、工作地點、倉庫及私營屠宰場。儘管當局一再呼籲實施大規模食品加工設施檢查,但都無法喚回消費者的信心。

民間自救 有機農場正夯

如同譚映紅面臨的困境,江玉紅(音譯)在2010年懷孕時體認了食品安全的嚴重性。她堅持購買沃爾瑪銷售的有機食品,儘管她很少考慮成本較高的因素,她仍然覺得有機蔬菜吃起來的味道並不純正。

最後,她從北京市中心搬到市郊的順義區,在農地旁蓋了房子,並自己栽種蔬菜。經過兩年,她意識到,許多朋友於週末聚會時非常享受在她家空地上辛苦勞動的經驗,因而她預見了擴大經營的商機。

所以,她於2012年1月創辦了124畝的「胡蘿蔔有機農場」,共有207間綠室,每間面積約8千平方英尺,再分成23塊,每塊約350平方英尺為1單位,客戶可以依照自身條件盡可能多租用農地,最少必須租1個單位;不過,最低入會費要價人民幣約3,700元,幾乎是大學畢業學生1個月的薪水。

對於那些工作繁忙或不傾向空閒時親自栽種的顧客,農場有專業的工人勞動,並提供將成熟蔬菜派送至客戶家中的服務。此外,她還決定不支付有機認證的費用,相對地,她在農場安裝監控攝影機,讓客戶觀看蔬菜的生長過程。

在農場開放的1年內,她回收了所有投資成本,她規劃了足以供應3千位會員申請的土地。基於成本考量,她的客戶大多是社會菁英以及國際高科技產業公司的員工。

她現在分身乏術,每天晚上只能睡5、6小時,週末必須加班,但是從未有怨言。她從手機中找出她兒子在種滿蔬果的後院玩耍的照片,開心地說:「看他用腳踢東西的樣子,充滿了有機的活力。」◇

延伸閱讀
破紀錄 日農種出250克「草莓王」
2015年05月24日 | 9年前
中國淪為全球電子垃圾主要傾銷地
2015年05月21日 | 9年前
中國要聞掃描
2015年05月22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