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沿海養鴨場提高警 防H7N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邀請禽鳥專家針針對H7N9禽流感候鳥監測與風險評估進行說明。專家分析,今年秋天候鳥南飛,可能使國內H7N9爆發禽流感的危機升高,台灣西南沿海縣市的養鴨場,可能是候鳥傳播的較高風險區,應列為未來監測預警的防線。
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副研究員鄭明珠說,自1998年開始監測以來,各種野鳥帶有禽流感病毒率平均0.76%,以野鴨1.04%帶毒率居冠,與國際間10%相較仍屬偏低;2009、2011年先後檢出H7N9,不過與大陸禽傳人H7N9的基因差異大,且未散播到台灣養禽場,至於H5N1禽流感從未檢出。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黃國青說,「4月候鳥已往北飛,在西伯利亞交換病毒基因,不知候鳥會帶著禮物到哪個國家、每年會帶何種禮物來台灣。」並提醒養鴨場應趁4到9月的空檔用圍網阻隔外鳥與家鴨接觸。
鄭明珠補充,H7N9如果從候鳥傳入,以雁鴨科等野鴨傳給留鳥、家鴨的可能性最大,不會直接傳給養雞場,鴨類最有可能攜帶H7N9病毒卻沒有出現症狀,因此,養鴨場較多的西南沿海地區9月後必須提高警戒。
此外,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據目前證據顯示,H7N9似乎跟SARS一樣,病毒「不太喜歡小孩」,在5歲以下兒童身上水土不服,不易複製繁殖,而原因仍是個大謎團,醫界也不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