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差異化教學 9萬教師培訓
因應103年,落實「成就每一個孩子」的教育理念,強化教師專業成長內涵以及差異性教學,教育部表示,將推動「518」研習課程,預計在103年7月完成近9萬名中等學校教師,5堂課18小時的專業培訓,進行「差異化教學」集訓,共1,233校種子教師於103年7月底前全數培訓完成,協助教師適應12年國教的準備工作。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20日指出,已建置教師專業成長客製化系統,協助個別教師診斷教學優弱勢以及專業成長處方,並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等3大優質網已建立單一帳密機制,讓老師可在線上互相交流。
不過外界質疑,當教師完成集訓,果真就能有效增進教學專業技能,讓12年國教順利達標?在教育第一線、執教高中多年的侯姓教師表示,當大家關注焦點仍在申請入學的公平性時,教育當局應更著重於適性分流的宣導,讓家長及學生明白適性發展理念,打破傳統升學觀念,進而做出合宜的選擇。
雖然教育部期待教師能針對學生個別差異,設計適性教學方式,屬立意良善;不過侯姓教師說,在教學現場因材施教,其實她早已著力很久;為了把學生帶上來,她常在講授之外,兼採多媒體資訊教材教法,且經常參與教師專業知能的研習。
侯姓教師認為,要讓12年國教理念落實,除了加強宣導適性發展的重要性,更應強化技職教育特色,讓孩子各依才性分流學習,而非一味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符合學生個別化、差異化的期待,強行接受集訓研習。
除了教師自身須作妥因應準備、採行適性教學之外,她更期待政府能正視高中職校班級人數過多、輔導人力不足的問題。尤其當學生的差異性增大時,班級人數動輒40多人,教師事實上難以兼顧教學的質量。她強調,「降低班級人數、擴充輔導人員編制,才是12年國教順利成功的關鍵因素一。」
另外,虎尾高中校長楊豪森談到,實施12年國教以後,同一學校的學科差異可能會擴大,學校應提供發展的空間與指導,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亮點,因此學校應改變以往以學科為主的觀念,並有能力提供多元的教學,讓學生能適性發展,因此中小學教師參加「差異化教學」培訓是很必要的。
至於圖書管主任兼教師的康萬木指出,身為第一線的老師一定要改變觀念,在教學上做適度的調整,並且利用機會進修,才能教學相長,面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不能固守成見以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必須改變,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對於教育部提出的方法,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全力支持,不過如何確保有效執行,他也保持高度懷疑。他提到,在現今法令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即使培訓增能後,卻無法確實監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質量,一切都是枉然,唯有將教師評鑑立法,再把差異性教學、教師再進修等納入教師評鑑裡,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