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題贈臺南孔廟匾額 盼教育厚植國家實力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臺灣臺南報導)總統賴清德28日前往全臺首學臺南孔廟贈「川流敦化」匾額並進行揭匾典禮,盼持續以教育厚植國家實力,讓世界看見台灣;隨後前往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參香、歸仁仁壽宮參加揭匾及仁壽館文物保存館揭牌,為民眾祈福參拜,祈求神明庇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賴總統表示,臺南孔廟自1665年創立,是臺灣第一座孔子廟,也是重要教育的象徵,他獻與孔廟的「川流敦化」匾額除希望展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以仁德敦厚之心教育學子,未來也將推動各項人才計畫提升教育品質,並持續以教育厚植國家實力,期盼讓世界看見台灣。
隨後賴總統前往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歸仁仁壽宮參拜,也談及近期地震與颱風造成台南、嘉義與花蓮災情,他以國家元首身分祈求神明庇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未來也將與地方攜手合作發展經濟,讓民眾生活過得更好。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孔廟作為全台首學,已有359年歷史,不僅是台南重要文化資產之一,也是全台灣非常重要的教育象徵,賴總統為其親題匾額「川流敦化」主持揭匾典禮,不僅彰顯孔廟的歷史意義,也象徵對於台南及台灣教育的重視,他期盼臺南孔廟在精神與實質方面持續引領教育發展,讓更多學子體認學習的重要性。
臺南孔廟創建於西元1665年,是台灣最早的孔廟,館藏的歷代皇帝與國家元首御匾更是全台最完整,包括康熙「萬世師表」、乾隆「與天地參」、光緒「斯文在茲」及近代歷任總統的題匾,皆具高度歷史價值。今日在大成殿正式懸掛的賴清德總統題匾「川流敦化」,成為第十六面時代印記。
孔廟文化基金會表示,「川流敦化」的揭匾,是推動孔廟文化園區升級的重要起點。未來將持續連結文化、教育、觀光與社區力量,發展月光文化行動、跨世代共學以及多元文化活動,讓孔廟真正成為城市中具精神性的文化基地。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揭匾典禮突顯孔廟在臺灣文化史中的地位,也再次確認臺南「文化首都」的不動根基,孔廟不只是古蹟,更是一盞城市記得自己的燈,未來將大力度推動文化資產再生、文化教育深化與文化旅遊升級,讓孔廟成為連結城市與文明的核心樞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