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投1.25兆軍費 總統:強化應對中共威脅

總統賴清德表示,第一個目標是,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共威脅。(記者宋碧龍/攝影)
總統賴清德表示,第一個目標是,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共威脅。(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26日宣布投入1兆2,500億元追加國防預算,建構「台灣之盾」,來因應中共日漸加劇的威脅。賴清德強調,在中共所有併吞台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他強調,「歷史證明,向侵略妥協,最後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役!」

總統賴清德26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事後舉行記者會。賴總統宣布,為籌建因應未來戰爭型態的關鍵戰力,國防部已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劃,預計未來8年(2026至2033年),共投入1.25兆元經費。

示警:中共目標2027武統台灣

賴清德說,中共對台灣、對印太區域的威脅正在加劇。不僅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還加大各類型的軍事侵擾、海上灰色地帶、假訊息認知操作等複合威脅,讓區域各方深感不安與困擾。

他表示,中共還升高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企圖在世界上消滅台灣主權,更藉「反獨促統」及「跨境鎮壓」方式,企圖蠶食鯨吞中華民國政府的管轄權;並在台灣內部加大統戰滲透與分化,混淆國人的國家認同,企圖達成「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目標。

總統賴清德(中)26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會議結束後在總統府舉行記者會,副總統蕭美琴(左3)、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左2)、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右2)、行政院長卓榮泰(右3)、國防部長顧立雄(右)、經濟部長龔明鑫(左)出席記者會。總統賴清德(中)26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會議結束後在總統府舉行記者會,副總統蕭美琴(左3)、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左2)、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右2)、行政院長卓榮泰(右3)、國防部長顧立雄(右)、經濟部長龔明鑫(左)出席記者會。(中央社)

行動方案一 拒臣服為中國台灣

賴清德說,因應前所未有的嚴峻情勢,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首先是「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他強調,國家安全沒有妥協的空間,國家主權和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是台灣立國的根本,無關意識形態之爭,更不是「統獨之爭」,而是要捍衛「民主台灣」、拒絕臣服為「中國台灣」之爭,這是台灣人民的共同立場。

為了捍衛主權,賴清德提出5項具體行動,第一是國安團隊將偕同相關部門成立常態性專案小組,以「『民主台灣』vs.『中國台灣』」為軸研擬行動計畫,透過國際及國內的戰略溝通、歷史敘事、反制法律戰等多元手段,結合全社會及友盟國家,向世界展現台灣守護「民主台灣」的決心和意志。

第二,行政院將評估在各項重大施政及選舉期間,中共介入干擾與可能的衝擊,藉由事實揭露及正確資訊的流通,加強各界對中共推進「強制性統一」的認識與警覺。第三,今年3月發布實施的因應中共統戰滲透及國安威脅的17項策略,已有初步成效,政府將持續落實執行,並加速推動「國安十法」立法及相關行政措施。

第四,中共對台灣人民的跨境鎮壓,行政院將偕同國安會採取具體措施與反制作為,包括建立受害者通報連繫及保護機制;強化跨國合作保護潛在受害者;健全法制,嚴懲協助中共跨境鎮壓的在地協力者。第五,應透過政府政策宣示、立法院決議、政黨及民團的集體作為,共同確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台灣社會不可碰觸的紅線,並杜絕中共利用台灣內部矛盾,推進「強制性統一」。

行動方案二 打造國防產業

第二項行動方案是推動「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賴清德表示,日本、韓國、菲律賓與澳洲等印太區域民主國家,正逐漸形成「島鏈防衛、責任分擔」的共識,進行更多的國防投資,強化應對中共威脅。

他表示,台灣作為防衛第一島鏈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將以「拒止」、「韌性」、「智慧化」三大策略,達成三個階段性目標。第一個目標是,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共威脅;第二是2033年進一步建成高度強韌、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最終的目標是,建構可以永久捍衛「民主台灣」的國防戰力。

賴清德也提出8點具體行動,分別是有序增加國防支出、未來8年投入1.25兆元經費建構「台灣之盾」、行政院將完備條例審查並函送立法院、國防部將全面優化與健全裝備採購機制、全力優化兵力結構與新式訓練、訂定國防及軍工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強化高科技的保護管制、以及對投資國防與和平的理念,強化社會溝通。

最具威脅的非武力 而是「放棄」

賴清德強調,在中共所有併吞台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有人在中共統戰攻勢下,把堅持民主自由都視為對中共的挑釁,錯認為只要台灣人願意「割捨一些自由」、「犧牲一點主權」,屈辱的接受「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就可以換取「和平」。

總統賴清德強調,在中共所有併吞台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總統賴清德強調,在中共所有併吞台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記者宋碧龍/攝影)

「歷史證明,向侵略妥協,最後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役!」賴清德以二戰前夕為例,當時歐洲曾經相信只要捷克割讓一些土地給法西斯,就可以換來「一世代的和平」,結果迎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1951年藏人以為和中共簽署「17條協議」,就可以守住西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結果卻成了共產黨腳下的紅色高原。

賴清德表示,民主不是挑釁,台灣的存在更不是侵略者破壞現狀的藉口,作為民主國家,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但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我們只能團結,也必須團結一致,才能守護我們的國家,守護作為台灣人民的自由」。◇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上市公司前三季總獲利 AI一枝獨秀
2025年11月25日 | 1天前
中祭旅遊警示 日本店家淡定
2025年11月24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