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新四輕擬增3倍乙烯產能
行政院去年核定中油第四輕油裂解廠更新計畫(新四輕),預計擴增乙烯等塑膠原料產量,綠色和平26日表示,近年乙烯產能已呈現過剩,中油卻仍要增加近3倍產能,並高估未來銷售價格及銷貨收入,呼籲立委務必謹慎,擋下這項高達1,062億元的鉅額投資案,並要求政府重新檢視該計畫的財務基礎。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潘冠維表示,近年乙烯產能已呈現過剩,但中油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乙烯的預估售價明顯過高,銷貨收入亦與實際產能不符。
潘冠維指出,中油計畫在高雄林園新建年產100萬噸乙烯的新四輕,使四輕現有35萬噸的產能一次增加近3倍,目前產能已嚴重過剩,中油仍要花費公帑擴大乙烯產能,與產業趨勢背道而馳。
潘冠維說,中油估計2030年至2039年間乙烯內銷價格平均為每噸4萬9,845元,但根據中油自編決算書顯示,2015年至2024年實際銷售予下游廠商的平均售價為每噸2萬9,322元,預期收入明顯有灌水之嫌。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也表示,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皆已推動縮減石化業產能的結構調整政策,四輕若寄望以大幅擴張產能來推動更新,恐怕是逆勢而為且不切實際。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表示,泛用塑膠及其他石化產品的供給遠遠大於需求,推動新四輕等於把本可用於低碳轉型的龐大資源投入到這片已殺到「流血見骨」的紅海市場,違逆國際公約所要求的減塑與減碳潮流。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黃嘉瑩也表示,低廉成本長期衝擊循環經濟,使垃圾問題難以解決、加劇生態衝擊,並阻礙政府推動的淨零政策,呼籲政府與立委,應將千億預算轉向支持石化產業的公正轉型,讓減塑政策從產業端真正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