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中共迫害的基督牧師──賈玉銘
賈玉銘(西元1880~1964年4月12日)是民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牧師之一,他一生忠心奉獻上帝、投身教育事業,啟迪了無數青年,也留下許多動人的詩篇,引導著人們信仰神。
在國共戰爭時期,旅居海外的賈玉銘,原可逃離這場共產紅魔肆虐中國的浩劫,但是為了信仰的事業,他選擇回到中國,面臨著他的是中共對信仰殘酷的迫害……
少年求道,立志獻身
賈玉銘於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出生於山東,早年就因接觸教會的教育而皈依基督,並進入齊魯大學前身「文會館」就讀成績出類拔萃,在校時期就立志要為神奉獻自己的一生。畢業後,年僅24歲的他出任聖職,在山東華北地區牧養教會傳道,12年內就讓千人以上受洗成了基督徒。
中年之後,賈玉銘陸續出任南京金陵神學院教授、華北神學院副院長,乃至靈修院院長長達21年之久。他除了教學認真外,也勤於寫作,有《神道學》、《聖經要義》、《完全救法》等數本經典著作傳世,更一手創辦了《靈光報》雙月刊。
賈玉銘在詩歌創作上亦有重大貢獻,他原本不擅長音樂及詩歌的體例,但是藉由禱告及對神的信仰無師自通:他完成了《靈交詩歌》、《得勝詩歌》、《聖徒心聲》等歌曲傳世,無數信徒樂於傳唱他的作品,因其詩歌被公認為最優美動聽的範本。
創辦靈修院,造就後進
民國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賈玉銘辭去金陵女子神學院院長,開始全力籌辦中國基督教靈修學院並於當年十月在南京開學,宗旨為「學校聖工,仰望主;不募捐,不借債,過信心的生活。」旨在培養全心奉獻,靠信心生活的傳道人。
抗戰爆發後靈修院遷至四川灌縣、再至重慶南岸,在這裡生活條件雖然艱苦,卻吸引了無數渴慕的青年與牧師來學習,他要求學生們誠心安靜的禱告,與神溝通進而獲得智慧。在抗戰勝利後賈玉銘又回到南京、上海等地,繼續辦學做教育工作,1948年時他應赴荷蘭參加「世界福音會議」當選副會長,會後暫時於新加坡居住,在這期間國共的戰爭已相當激烈,當時教會的友人及學生們都勸他別回國,但他表示:「越在風雨中的教會,越需要有人去訓練學生們吃苦的心志。」所以仍決定返回中國大陸於上海靈修院主持教務繼續教導學生學習,直到1956年該學校遭中共強行關閉後才停止。
三自愛國教會迫害的苦難
1950年9月中共已逐步鞏固了政權,於是開始對教會進行打壓的工作:由親共教會人士吳耀宗帶頭發表題為《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的宣言,要求所有教會要進行所謂的革新運動,其兩個最主要的方針是為:
1.中國基督教會及團體要使群眾清楚認識帝國主義在中國所造成的罪惡和利用基督教的事實,肅清基督教內部的帝國主義影響。
2. 中國基督教會及團體應在最短期內完成過去所提倡的自治、自養、自傳運動,簡而言之就是要建立一個與教宗及海外教友斷絕聯繫只忠於共產黨統治的「三自愛國教會」。
不久後中華基督教協進會開始迫害不願妥協的教會人士,期間有反抗者便會遭到批鬥或進一步以反革命罪捉捕入獄,到了1954年「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吳耀宗出任主席,而未能參加這委員會的一切基督教會的活動則是一律遭到查禁。
這期間面對保護學生及教友的壓力,賈玉銘被迫擔任這愛國教會的常務委員及副主席,面對共產黨迫害的壓力賈玉銘起初是消極抵抗:每遇到會議時他時常託病請假不出席,遇上演講布道活動他絕口不提政治口號只談自身修煉心得,當他被要求舉報不受控的教徒時,他都嚴詞婉拒或以年歲老邁任憑處置,一時間中共也對他莫可奈何。
然而,在他消極抵抗一段時日後中共變本加厲舉辦多次控訴大會,期間多位親共牧師對賈玉銘大加攻擊批判,最後還剝奪了他的教育職位。1957年時中共黨魁毛澤東下指示將國內所有的派系視為潛在威脅,於是進一步發起反右運動,一開始僅針對知識分子,最後延燒到了各界人士,而宗教界也不例外。
賈玉銘與數百位信徒遭關押入獄嚴刑拷打,他主持的靈修院也被迫關閉。最後賈玉銘以年老不堪酷刑而被釋放,出獄後的賈玉銘過著貧病交加的生活,但是仍不改志向繼續筆耕寫作,1964年4月12日他在上海離世享年85歲。
對於這位桃李滿天下,幾乎對中共政權無害的牧師在離世後的葬禮中共也嚴加監控,只有十餘位家屬及師生被允許參加。然而:
邪惡無法改變人心,賈玉銘牧師留下的精神,也成了現今在中國基督徒的榜樣,他創作的詩歌,直到今天依舊在海內外的教會中廣泛傳唱。
(參考資料:查時傑,《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上卷,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1983/08/01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