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學子走出教室 用影音與設計重新認識城市
嘉義市立美術館自2020年起推動「校園藝術扎根計畫」,透過藝術與設計,引導學生重新思考城市空間與生活文化。今年攜手輔仁中學、華南高商推出「生活系設計」課程,學生走入街區、公園及生活場域,從聲音、影像到設計實踐,展現對城市的多元想像。課程成果將與五年扎根計畫作品同步在《嘉義大教室:共創新樣式》展出。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是一座深具文化底蘊的城市,而這份底蘊正是由一代代生活在嘉義的市民共同累積。」她指出,今年城市博覽會希望讓更多青年參與城市未來的討論與想像。「孩子用最敏銳的方式觀察生活,他們的想像力,就是嘉義最珍貴的創意能量。」透過藝術家帶領學生走入嘉義公園、街區及日常環境,以聲音、影像與設計重新理解城市,「我們不只看見下一代描繪的嘉義,也從他們的作品中看見城市未來的可能。」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今年的成果展充分呈現學生以多元媒材詮釋「自己的嘉義」,從聲音採集、微生物錄影,到圖像與文字創作,都展現出學生從日常生活出發的敏銳觀察力。
他強調:「美術館不只是展覽場域,更是一間城市的美術教室。校園扎根計畫讓藝術真正走進孩子的生活,使他們對城市有更深的理解與情感。」今年課程透過藝術與設計共同打造「嘉義新樣式」,讓青年以創意參與城市博覽會,「嘉義因孩子的創作而更具生命力。」
「生活系設計」由藝術家劉芳一與王懷遠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入街區,從日常練習傾聽、觀察與採集,並轉化為創作,以生活為起點重新認識嘉義,並於城市博覽會呈現成果。
輔仁中學與劉芳一的「用耳朵打不到蒼蠅」課程,以聲音為主題,學生走訪校園錄音、採集與播放,共同製作專屬校園的「聽覺地圖」;華南高商與王懷遠的「微聲都市之歌」課程,帶領學生至嘉義公園採集微生物與顯微錄影,並結合文字與歌曲創作,完成多首嘉義限定的青春小情歌。
嘉義市立美術館說明,自2020年啟動校園藝術扎根計畫以來,嘉美館已與25所學校、19組藝術家合作,完成30件以嘉義城市文化為主題的藝術體驗課程。今年配合320+1嘉義市城市博覽會,除累積五年的21校、逾500位學生參與成果外,嘉美館更攜手兩所高中職,共同將整座嘉義轉化為一間大教室,透過觀察與設計展開跨域實踐。
「嘉義大教室:共創新樣式」成果展自12月12日至28日止,於西門交誼創新所(嘉義市光華路130號)展出,開放時段為週一至週四上午10時至晚間6時;週五至週日上午10時至晚間8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