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小時搶險完成河道改道與封堵 明利村黑泥淹1樓高
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10日傍晚遭溢流的馬太鞍溪水沖入,水利署表示,第一時間即啟動搶險工作,經歷55小時徹夜趕工,13日凌晨3時完成河道改道及封堵,明利社區已無淹水情形;後續將展開復原工作,清除道路淤泥。萬榮鄉長梁光明說,現場淤泥厚度深達1公尺。
水利署說明,10日傍晚傳出萬榮鄉河水溢流消息,第一時間即出動相關人員及機具到場緊急處置,搶險工作共完成引導水路1公里、封堵無堤防的溢流點300公尺、投入4.3噸鼎塊500顆,自10日晚間8點起歷時55小時不間斷的努力,終於13日凌晨3時成功改道及封堵,河水已不再沿道路漫流進入社區,已無淹水情形,道路淤泥尚待清理。
大水退去後,馬太鞍聚會所前及附近民宅汙泥厚度將近1層樓高。梁光明說,目前明利村遭淹沒的民宅約有10戶,而明利村主要聯外道路是花45鄉道,汙泥淤積長度達300多公尺、厚度最深達約1公尺,剩下唯一的通路萬榮林道陡峭狹窄,因此暫時沒有規劃讓鏟子超人協助清理民宅,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通聯外道路。
時事評論員李正皓質疑,針對花蓮萬榮鄉明利村堤防破口,過去不只村長林萬成會勘時提醒過水利署,當時的總協調官季連成將軍也有交辦,甚至立委伍麗華9月24日就發文要求強化萬榮鄉內堤防,包含增設太空包、防汛塊,但整整48天水利署都沒作為,根本是失職造成的人禍。
對此,水利署強調,自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以來,馬太鞍溪河床大量泥砂待清淤,整體水系防洪挑戰極為艱鉅,水利署同仁夜以繼日、幾乎不眠不休全力搶修。水利署並非擁有無限人力及機具,馬太鞍溪防汛與搶災,是全署總動員、跨分署支援的持續投入,期盼社會大眾能理解前線同仁的辛勞,給予更多支持與鼓勵,讓防災體系能持續堅韌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