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航母福建號服役 專家:最大弱點是腿短
中共海軍首艘配備電磁彈射起飛系統的航空母艦「福建號」近日入列服役,引發外界關注。專家分析,福建號採用的傳統動力系統是最大問題,戰時要跑得遠就會曝露「腿短」的弱點,而航母上的飛行甲板也存在設計缺陷,不過若成功部署在台灣的東部外海,將對台灣構成巨大威脅。
中共「福建號」正式成軍後,許多媒體將該艦與美國海軍航母「福特號」(Gerald R. Ford-class)進行比較。
美國福特號 VS. 中共福建號
根據《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導,福特號排水量達10萬噸,船身長約337公尺,飛行甲板能停放75至90架艦載機;福建號排水量則為8萬5千噸,船身長316公尺,艦載機預估能停放46架,但也有分析認為,最終載機量可能在70至85架之間。
電磁彈射系統是航母上的一種艦載機起飛裝置,能讓艦載機在短距離內加速並起飛。2017年服役的福特號是世界首艘電磁彈射航母,配備有4套彈射系統,而福建號為3套,因此福特號在出動架次上,理論上比福建號快約1/3。
在動力系統方面,福特號採用兩座A1B核反應爐,利用蒸汽渦輪發電;福建號則搭載全球首套應用於航母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MVDC)。
動力問題:補給與續航風險
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對這艘航母非常自豪,常把電磁彈射系統拿來跟美國的福特號相比,宣稱自己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但實際上,福建號仍存在多個無法忽視的結構性與制度性問題。
首先是動力系統,沈明室表示,福建號仍採用傳統燃油動力,而非核動力。傳統動力必須燃油產生蒸汽,準備時間很長,而且還需要定期補給,大約一週就要加油一次。意謂一旦補給線被切斷,後續戰力就會快速衰減,這是傳統動力航母的致命弱點。
布局缺陷 同時起降能力受限
其次是電磁彈射與飛行甲板的設計。沈明室指出,福建號確實改進了共軍另兩艘航母遼寧號、山東號的問題,但在彈射軌道與甲板布局上仍有設計缺陷。
他舉例,福建號採用了斜向與直向並存的電磁彈射軌道,但其中一條直向軌位處甲板邊緣,與停放飛機的空間過於接近,無法在該區同時停機與彈射;此外,降落甲板與前方彈射軌也過於接近,使得「同時起降」能力受限。
他說,這樣的設計無法在一架飛機降落時,另一架飛機同時經由電磁彈射起飛,大幅降低了作業節奏與戰鬥巡航效率。
總體電力供給不足疑慮
此外,電磁彈射系統對電力的需求極高,沈明室表示,福建號雖然裝了多套發電機,但整體電力仍不足以同時支援所有系統與電磁彈射。
中共官方宣稱,已發明「電力調節系統」,可在不關閉其他系統的情況下,優先調配電力給彈射系統。不過沈明室認為,這反而突顯「總體電力不足」的根本問題,若遇到電力系統故障,彈射功能將立即受制。
他表示,福建號存在這麼多的系統問題尚待解決,雖然被中共列為「十四五」(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一項重大成就,但要在短期內解決電力供應等設計上的缺陷,難度很高,研判可能是先列裝服役,後續再慢慢修改。
服役異常低調 或涉黨內權鬥
另外,中共黨魁習近平5日出席「福建號」的入列授旗儀式,並登艦視察,但官方卻罕見延後了2天才進行低調報導,明顯與山東號、遼寧號正式成軍時的高調宣傳不同。
沈明室研判有三種可能的考量,一,保密領導人的行程,以保障安全;二,避免大張旗鼓報導,減少外界發現福建號缺陷的機會;三,內部權力分配與鬥爭,使得典禮不得不克制宣傳。
他表示,習近平名義上主持軍委、象徵建軍成果,但若他要強化個人權威,理應更高調的宣傳;這次這麼低調,反而間接證實中共中央軍委,內部確實有矛盾或派系鬥爭的問題。
反制航母 台首要擴充潛艦戰力
談到中共航母「福建號」對台海的威脅,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對《大紀元》表示,由於台灣海峽狹長,本身就限制了航母的發揮,而且航母會直接面臨台灣岸基反艦飛彈、空射反艦飛彈的打擊,所以一般不會部署在台海。
福建號部署台東部外海的風險
舒孝煌說,福建號主要威脅會體現在中長距離與外海投射上,戰時福建號若能夠安全通過巴士海峽與宮古海峽,部署於西太平洋或菲律賓海,將對台灣東部的基地與海上補給線構成巨大威脅。
此外,由於電磁彈射能讓艦載機增加更多的掛彈量,甚至能掛載「鷹擊18」這類大型遠程的反艦飛彈,使得福建號有能力在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之外就進行遠程打擊,這會導致台灣的岸基飛彈或傳統戰機難以有效反制。
至於國軍該如何反制?舒孝煌表示,台灣最優先、也最可行的防禦手段,是建立有效且具威脅性的潛艦戰力。
他表示,在過去多次聯合演習中已顯示,傳統柴電、常規潛艦能在航艦打擊群周邊發起攻擊,是對航艦打擊群的重大威脅。公開資料與盟國經驗都證明,傳統潛艦對航艦群的威懾力不容小覷。台灣若能優先完成並擴充潛艦隊,將是對福建號與其打擊群最直接有效的威懾方式。
空中反制:遠程飛彈、無人機
其次則是空中反制手段,舒孝煌說,台灣須積極尋求更遠距離的反艦飛彈,例如遠程反艦飛彈AGM-158C,讓岸基或空射平台具備更長的打擊半徑。否則僅靠目前F-16搭載的現有反艦飛彈的射程,很難在遠洋環境下,對福建號構成有效威脅。
另外,在不對稱戰力建置上,應重視大型水面艦搭配無人化系統的發展,包括大型艦艇若能發放與操控小型無人艇、無人水面/無人水下系統,就能延伸偵搜、打擊與自保範圍。
另外,被稱為「海上衛士」的長航程偵察型MQ-9B高高空無人機,在遠距離偵測上的角色也很重要,站在高空的無人機配合上面的海面搜索雷達,比地面岸基雷達更能發現遠海目標,這對於定位福建號或其打擊群的位置非常有幫助。
舒孝煌表示,福建號的成軍確實提升了中共在遠洋投射與艦載作戰的能力,使其能在更遠距離上對台灣的東部基地與海上補給線產生威脅;但它仍有地緣與補給線的脆弱點。
他建議,台灣應以加速潛艦戰力、取得遠距反艦武器、發展無人系統與長航程偵察能力,作為綜合性的防衛與反制策略。這樣的組合,才能在面對福建號及未來類似威脅時,建立起更有實效的威懾與防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