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疲軟 粵染整企業停工
中國出口市場持續疲軟,廣東紡織業再現停工潮。肇慶市一家老牌染整企業近日發布全員放假通知,停工自11月5日至次年3月,時間長達4個月。
隨著中國出口至歐美商品下降,民營企業經營越發艱難。廣東肇慶市宏盈紡織染整有限公司發布內部通知,稱自2025年11月5日至2026年3月4日全員放假。通知指出,因市場需求低迷、訂單嚴重不足,公司決定暫停生產。放假期間按肇慶市最低工資標準八成發放生活費,並繼續為員工繳納社保。
該通知於10月31日發出,9月與10月工資照常發放,2026年2月過年期間不計入生活費月分。公司提醒員工注意出遊安全,並稱將視市場變化另行通知復工日期。
業內人士吳先生對記者表示,廣東地區染整廠停工現象近年漸增,主要原因是外銷訂單銳減與環保成本上升。吳先生說,宏盈放假4個月,實際上是以停工留薪方式維持生產主體不解散。
深圳一電子產品製造廠曾任管理人員陳先生表示,廣東大量民企停工表明,中國出口導向型製造業正面臨經濟與地緣政治緊張造成的壓力。廣東是中國紡織與印染業集中地,宏盈公司全員放假4個月,實質是企業在市場收縮下採取的保殼策略。企業暫不解散,以最低生活費留住骨幹員工,等待春季外單回流,但明年關門的可能性很大。
陳先生說,從更大環境看,近年歐美服裝需求下降、越南與印尼產能擴張;人民幣匯率波動,使中國沿海紡織業生產週期被迫拉長。這對肇慶等地的中型工廠帶來很大壓力。浙江、江蘇的紡織業也遇到相同情況。據他所知,今年浙江關了至少二十多家紡織廠。
肇慶是珠三角傳統紡織印染基地之一,近年隨外貿波動與產能外移,多家企業出現階段性停工或縮產現象。
據行業協會與研究機構公開資訊,2025年上半年中國紡織業出口總體出現下降趨勢,服裝與家紡類訂單明顯減少。廣東、浙江與江蘇作為主要出口省分,企業產能利用率普遍下滑,部分企業開工率維持在六成左右。行業分析認為,部分生產線正持續向東南亞國家轉移,使中小型染整與織造企業經營壓力加劇。多份行業報告顯示,紡織業利潤率近年持續下行,為近十年來較低水準。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公開報告指出,約三成中小紡織與印染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停產或限產。專家認為,中國紡織業正處於供應鏈調整階段,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壓力加大、外需放緩與內需疲弱並存,傳統製造業面臨長期收縮。若出口未明顯恢復,2026年或將成為部分企業退出市場的關鍵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