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見證泰國、柬埔寨簽署停火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週日(10月26日)抵達馬來西亞,出席了泰國與柬埔寨擴大停火協議簽字儀式,並與多個國家簽署貿易和關鍵礦產協議,旨在解決美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失衡問題,並努力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在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時,川普受到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和當地迎賓舞的熱情迎接。川普駐足紅毯與歡迎隊伍共舞,然後一手持美國國旗、一手持馬來西亞國旗登上座車,與安華一同前往市區。
在寫有「實現和平」字樣的標誌前,泰國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與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續簽了三個月前已達成的停火協議。
洪馬內在簽字儀式上說,邊境社區因兩國衝突而分裂,無辜平民因此承受巨大損失,「若這項宣言得到全面落實,將為持久和平奠定基礎,重要的是它將開啟修復雙邊關係的進程」。
阿努廷在停火協議簽署儀式上宣布,雙方將「撤出邊境地區重型武器以保障人民安全」,同時,泰國將釋放18名被扣押的柬埔寨軍人。
幾十年來,泰柬兩國因邊境領土問題爭執已久,今年7月,雙方爆發激烈衝突。川普致電雙方領導人立即終止敵對行動,否則將面臨華府暫停貿易談判的風險及美國36%的關稅。
在川普斡旋下,雙方在衝突5天之後,7月28日泰柬領導人同意停火。這場泰柬近代史上最嚴重的衝突造成至少48人死亡,約30萬人流離失所。
川普在週日的儀式上稱讚兩位領導人的勇氣,指停火協議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並承諾「只要兩國和平共處,美國將與他們開展強勁的商業合作和大量貿易。」
阿努廷及洪馬內也對川普致力於實現和平表達感謝。此前,洪馬內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稱他具有非凡的政治家風範。
幫助美國斡旋泰柬停火協議的安華感謝川普,「為維護柬埔寨和泰國之間的和平所發揮的作用」。
2025年10月26日,在吉隆坡舉行的第47屆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峰會期間,美國總統川普(左)與馬來西亞總理易卜拉欣(右)展示在雙邊會晤中已簽署的貿易協議。(Andew Caballero-Reynolds/AFP via Getty Images)川普簽署貿易與礦產協議
川普週日在馬來西亞出席東協峰會期間,與多國簽署一系列貿易和關鍵礦產協議,旨在解決美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失衡問題,並在中共加強稀土出口限制的背景下,努力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川普週日與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簽署了對等貿易協議,並與泰國簽署了一份對等貿易協議框架。根據白宮發布的聯合聲明,美國對這三個國家的關稅維持在19%不變,但部分商品的關稅稅率將會降為零。
美國也宣布與越南達成類似的對等貿易協議框架。越南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1,230億美元,該國承諾大幅增加對美國產品的採購,以縮小兩國之間的貿易差距。
根據美國與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分別簽署的協議,這四個東南亞國家承諾消除貿易壁壘,並為各種美國商品提供優惠的市場准入。
此外,川普分別與泰國和馬來西亞簽署礦產協議,以實現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反制中共以稀土出口作為威脅他國的手段。
根據馬來西亞與美國發布的聲明,對於向美國出口的關鍵礦產或稀土元素,馬來西亞同意不實施禁令或配額限制。馬來西亞擁有約1,610萬噸稀土礦藏,該國已禁止出口稀土原料,以防止資源流失,同時尋求發展下游產業。
據路透社10月報導稱,中共也正在與馬來西亞討論稀土加工。
美國與泰國則將加強在關鍵礦產供應鏈開發和擴展方面的合作,促進美國和泰國在資源勘探、開採、加工和精煉,及回收和再利用方面的貿易和投資。
東帝汶成為東協新成員
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週日正式成為東協第11個成員國,實現了現任總統霍塔(Jose Ramos-Horta)近半個世紀前在葡萄牙殖民時期提出的願景。
人口140萬的東帝汶是亞洲最貧困國家之一,其約20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僅占東協3.8兆美元生產總值的極小部分。
儘管東帝汶的加入不會對東協帶來根本性改變,對於領導該國走向獨立的關鍵人物霍塔與總理古斯芒(Kay Rala Xanana Gusmão)而言,此舉意義重大。
古斯芒表示:「對東帝汶人民而言,這不僅是夢想成真,更是對我們(獨立)征程的有力肯定…見證了這片土地上新生民主的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