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野同意 10/21選出新首相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與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的國會對策委員長17日上午在國會舉行會談,雙方大致同意於10月21日召開臨時國會,並舉行首相指名選舉,選出石破茂的後繼者。
根據「讀賣新聞」與共同社報導,自民黨國對委員長梶山弘志與立憲民主黨國對委員長笠浩史,確認本屆臨時國會會期將為58天,預計12月17日休會。自民黨若由高市早苗勝出,將立即組閣並啟動新政府。新首相預計24日發表「所信表明演說」(類似施政方針演說),各黨派代表質詢則安排在11月4日之後。
自民黨總裁(黨主席)高市早苗15日晚宣布,已與日本維新黨達成協議,若在主要政策達成共識,雙方將聯合執政。這為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相掃除了障礙。
專家指出,自民黨雖面臨公明黨脫盟,但維新黨願意合作,使高市當選機率大增。外界預料,21日舉行的臨時國會揭曉新任首相後,將立即組建內閣並發表施政演說。
「自維」合作 高市當選應無懸念
週三(15日)傍晚,高市早苗與維新黨代表吉村洋文於國會會談,雙方正式啟動政策協商,以建立聯合政權為目標。吉村表示,若雙方達成共識,將會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投票支持高市早苗。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第一時間在他的臉書表示,日本政壇又迎來了重大變局,基本也確定了日本將迎來第一位女性首相的歷史性時刻。
矢板明夫談到,維新黨推動的「副首都構想」(將大阪打造成與東京同級的中心城市)將被納入協商內容,高市也承諾將成立協議機構,明年向國會提出相關法案。若維新加入聯合政府,「自維」兩黨在眾議院將達231席,距離過半的233席只差2席,將使得高市當選首相的機率大幅提升。
同日,立憲民主黨、維新黨與國民民主黨也舉行黨魁會談,尋求推舉共同首相候選人,但在聯合執政架構與基本政策等議題上未能達成共識。
日本問題研究學者、開南大學副校長陳文甲教授對《大紀元》表示,「多黨聯合」的訴求是要擺脫長期自民黨執政、推動更開放與務實的政治,希望吸引中間選民。他指出,高市背後擁有強大派系與基層支持,現又有維新願意合作協商,當選首相應「毫無懸念」了。
安倍接班人 穩健外交獲國際信任
美國總統川普在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隔日便在「真實社群」平台發文祝賀:「日本剛選出首位女首相,她是一位備受尊敬、擁有卓越智慧與堅強意志的人……對於偉大的日本人民而言,這是天大的喜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回應:「我同意總統的說法——這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第一時間,也在X平台以日文發文祝賀表示,高市早苗是台灣堅定不移的朋友,盼深化台日關係成為印太地區安全穩定力量。
陳文甲認為,高市若當選首相,將獲得美國與國際盟友的支持與信任,因為高市延續了安倍時期的「自由開放印太」外交方針,堅持強化日美同盟與區域安全合作;其理性且堅定的對中政策,強調以對話維持雙邊關係平衡,因此贏得了美國及國際社會的高度信任。
矢板明夫表示,高市出身自民黨保守派,是安倍的接班人,風格果斷,立場鮮明,長年積極參與國家安全、科技等關鍵議題。他也預期,10月28日川普與高市的日美首腦會談,應該會談出很不錯的結果。
高市或可擺脫短命政權循環
日本執政聯盟自民黨與公明黨合作體制破局後,傳出公明黨代表齊藤鐵夫在10月10日宣布退出執政聯盟的4天前,曾與中共駐日大使吳江浩會面。外界猜測,這次會面與「自公」決裂有關聯性。
陳文甲指出,高市在日本國會「朝小野大」,雖面對麻生派等派系角力,但自民黨的組織紀律與政治資源仍居優勢。他認為,若高市能以強勢領導整合黨內、重建信任並強化對美關係,展現穩定與決斷,她就有機會打破日本短命政權的循環,成為真正具影響力的長期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