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龍頭「美克家居」為何陷經營困境?

作為中國高級家居代表性企業,其核心品牌「美克美家」被爆出現大面積欠薪、拖欠供應商貨款問題。示意圖。(黃玉燕/大紀元)
作為中國高級家居代表性企業,其核心品牌「美克美家」被爆出現大面積欠薪、拖欠供應商貨款問題。示意圖。(黃玉燕/大紀元)

⊙蕭易

近日,美克國際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克家居」)陷入輿論漩渦。作為中國高級家居代表性企業,其核心品牌「美克美家」被爆出現大面積欠薪、拖欠供應商貨款問題,逾400名員工被拖欠薪資,涉及金額逾1千萬元(人民幣,下同),部分欠款長達一年;數十家供應商貨款未結,導致斷貨。

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虧損8,798萬元,虧損幅度雖相較去年同期的2.76億元有所收窄,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母公司的淨虧損仍高達3.17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攀升至63.10%,貨幣資金僅1.56億元,且短期借款與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合計18.30億元。流動比率為0.84、速動比率為0.27,可變現的流動資產已無法覆蓋短期債務。

已有多家公司針對美克家居提起訴訟,2025年以來,美克家居作為被告參與開庭的案件已達十餘起,其中包括房屋租賃合約糾紛、服務合約糾紛等。美克家居承認受宏觀經濟與行業低迷影響,稱正優化現金流、調整資產結構,但未給出解決欠款的明確時間。這不僅是一起勞資糾紛事件,更是經營虧損、資金鏈緊張與外部環境惡化等深層危機的集中體現。

從行業標桿到連續虧損

美克家居成立於1995年,以出口松木家具起家。公司早在2000年便已上市,是家居行業最早的上市企業之一。2001年,旗下連鎖零售品牌「美克美家」誕生。2002年,美克美家與美國著名家具品牌「伊森艾倫」合作,進入中國國內零售市場,在40餘座城市開出逾70家家具連鎖店,憑藉原創設計、高級材質與直營門市體驗,成為中國國內高級家居代名詞。

2014年,公司將證券簡稱變更為「美克家居」,開啟從家具製造商向多品牌、多管道國際綜合家居消費品公司的轉型。憑藉家具製造業的深厚根基和零售品牌的成功,美克家居一度成為業內仰望的標桿。擁有天津、贛州、越南、美國四大生產基地,實現自產自銷。巔峰時期公司營收達55.88億元,毛利率52.75%。

然而,輝煌的增長掩蓋了結構性隱患。在房地產下行週期與消費緊縮的雙重環境下,美克家居業績急轉直下,面臨自成立以來最嚴峻的生存考驗。2022~2024年,這家代表中產生活格調的上市公司業績急劇下滑,營收從44.96億元降至33.95億元,降幅24.49%;歸屬母淨虧損從2.89億元擴大至8.64億元,增幅近200%,三年累計虧損逾16億元。

公司門市數量從434家降至327家,縮減24.6%;經營面積從26.62萬平方公尺縮至21.51萬平方公尺,降幅達19.2%。此外,公司員工數量也出現快速縮減。從1萬170人降至8,888人,流失1,200多人。進入2025年,情況仍未好轉,客流與銷售低迷,部分門市甚至「一個月無訂單」。為了緩解壓力,美克家居不得不繼續關閉12家門市。

根據2025年半年報,公司營收主要由直營業務、加盟業務和國際業務三大板塊構成,而作為核心板塊的直營業務表現疲軟:業務營收為6.25億元(人民幣,下同),占總營收的42.06%,較去年同期降幅達15.20%。直營業務正是以「美克美家」為品牌的連鎖家居業務。截至2025年9月底,美克家居市值從2022年底的65億元縮水至約32億元,縮水33億元,幅度約50.77%。

經營模式缺陷和消費降級影響

美克家居長期堅持直營模式,依靠線下體驗店塑造品牌感,屬於「重資產+高固定成本」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在行業上行時期能放大規模效應,但在市場低迷時,高固定成本就成為沉重負擔。公司門市多選址於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面積1、2千平方公尺,租金、人工和水電等成本高昂。當客流減少、銷售下滑時,租金與營運成本難以下降,最終壓垮利潤。

2024年,美克家居營業收入為33.9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下滑18.83%,但同期營業成本為22.43億元,僅較去年同期下降6.23%,營業成本的降幅明顯低於營業收入降幅。費用端表現同樣承壓,公司在銷售、管理、財務與研發四項費用上合計20.4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12%,降幅遠不及營收下滑幅度。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直營業務營收同比下降25.74%,但營業成本卻同比增加0.70%。而2025年上半年,直營業務營收同比下降15.20%,但營業成本同比增加6.54%。公司將一二線城市旗艦店縮減至800平方公尺以下,但經營面積收縮並未立即帶來成本優化,由於違約成本,2024年租金及物業費用反而上升12.47%,達到4.96億元。

美克家居的核心客戶是中國中產階層。然而,該群體的消費信心與購買能力正在急劇下滑。過去十餘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房價暴漲、信貸寬鬆,中產家庭的財富增長主要來源於房地產升值而非穩健收入。他們通過高槓桿(房貸)持有多套房但現金流緊張,負債率高、抗風險能力弱。一旦經濟下行、收入減少、房價下降,其消費能力也隨之驟降,出現消費降級甚至「中產返貧」現象。

2024年,美克家居的高端會員增長幾乎停滯。鑽石卡、白金卡會員人數分別僅增49名、41名;而金卡會員人數則減少了125名。核心客戶群體增長乏力、消費能力下降,甚至出現流失,進一步影響企業營收。面對困境,公司啟動「賣樣品、清庫存」行動,中國門市通過打折清倉樣品減輕庫存壓力,優先支付房租、水電等開支,但效果不佳,「清倉三折」也少人問津。

此外,美克美家還存在配套投入不足的問題。例如,前兩年為貼合市場趨勢,公司推出了定製業務,但卻並未在各城市區域配備相應的工程監理人員,也未設立專門負責定製業務的部門,當售後問題出現時,缺乏一套完整、成熟的流程來應對和處理,引發消費者不滿,導致客戶流失。

行業困境:系統性危機浮現

美克家居的困境並非孤例,而是中國家居行業系統性危機的縮影。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家居行業整體承壓,尤其是定位中高階市場的企業,更是經營壓力巨大。例如,領頭企業居然之家2024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7.6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0.83%。今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再次下降45.52%。

根據中國建材流通協會數據,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累計銷售額為1.49兆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85%;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市場面積約為20,495萬平方公尺,較去年同期下降9.55%。近幾年,中國家居市場整體空置率上升,行業加速出清,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第一、房地產低迷拖累。中國家居行業,特別是中高階家居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緊密相連。房地產市場透過新房銷售、二手房交易及改善型住房需求驅動家居行業的裝修和家具採購,其下行則會導致需求萎縮、資金鏈緊張及行業生態惡化。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為9.7億平方公尺,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4.1%。2025年1~6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4.59億平方公尺,較去年同期下降3.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7%。房地產低迷引發骨牌效應,家居企業因欠薪、供應商斷供及賣場租金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消費市場結構性分化。隨著經濟下行和房地產低迷,中產群體開始縮減支出,消費者更傾向實用與性價比高的選擇,高端品牌失去市場吸引力。這導致高端消費市場萎縮,如高階汽車4S店生意慘澹,轉向平價修理廠;高階餐飲業舉步維艱,價格敏感度顯著上升。

家居消費同樣受衝擊,特別是中高階家居市場,隨著消費者購買力和消費意願下降,非剛需、高單價商品銷量發生暴跌。消費者從「炫耀性消費」轉向「理性消費」,注重功能性、耐用性而非品牌溢價。尤其是90後和00後,他們偏好極簡、個性化及環保產品,對傳統高級家居的興趣下降。

第三、網路平臺對行業造成衝擊。傳統家居企業依賴實體門市和經銷商,而電商平臺透過直達消費者模式,壓縮供應鏈環節,降低中間成本。消費者透過線上平臺選購家具,傳統門市的體驗優勢被削弱。2024年,中國家居電商滲透率達25%,對傳統零售形成壓力。

網路和社群媒體提升消費決策透明度,消費者透過電商平臺比價以及個性化推薦,選擇高性價比產品。2025年,電商平臺在智慧型家居資訊獲取管道中占比43.22%,成為首要來源。這迫使傳統企業從「實體為主」轉向「線上實體融合」,否則將失去市占率。

第四、美國加徵關稅影響。美國是中國家居產品主要出口市場,2024年出口額約150億美元,關稅政策變動影響巨大。9月2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進口軟墊家具徵收30%關稅、對廚房櫥櫃和浴室櫃等徵收50%關稅、對軟木木材徵收10%關稅,涵蓋了中國對美出口90%以上品項。

關稅直接提高商品出口價格,中國企業需承擔25%~50%的額外成本,中國家居出口企業面臨成本飆升、訂單流失和供應鏈重構的嚴峻挑戰。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家居產品出口總額達624億美元,同比下降4.3%,對美出口占比下滑8個百分點。

結語

美克家居的「討薪」風波反映出其深陷經營困境,消費降級與重資產模式的結構性缺陷是企業衰落的直接原因。消費降級直接削弱了中高階市場的需求基礎,壓縮了品牌的溢價空間;而重資產模式的結構性缺陷則導致企業難以靈活調整,陷入虧損與收縮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加劇資金鏈緊張。

美克家居的困境不僅是企業個例,更是整個家居行業系統性危機的警示。在房地產低迷、市場變化、行業競爭加劇以及關稅壁壘等多重效應疊加下,中國家居行業過去二十年依賴房地產繁榮、消費擴張與出口紅利建立的繁榮幻象,如今正在現實的重壓下加速破滅。◇

延伸閱讀
普洱茶價格暴跌 收藏家巨虧
2025年08月27日 | 2個月前
165門市僅剩2家 陸健身房頻爆雷
2025年08月12日 | 2個月前
鐵飯碗被砸 中國基層公務員不滿
2025年05月10日 | 5個月前
中國難甩通縮 掀「極限低消費」
2025年03月26日 | 7個月前
中國民眾投訴電信商亂扣費
2025年04月06日 | 7個月前
《哪吒2》配音員控公司欠薪
2025年02月28日 | 8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