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門市僅剩2家 陸健身房頻爆雷
                近日中國健身房行業再傳爆雷,知名健身連鎖店威爾仕高峰期在中國有165家門市,現在僅存2家,數萬會員等待退費。業內人士指,健身房會員制就是「龐氏騙局」,經濟衰退、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這場騙局難以維持,老闆們只有關店停業了。
《新京報》近日報導,知名健身連鎖店威爾仕高峰時期在中國有165家門市,但截至2025年7月20日僅剩上海徐匯苑店和川沙華府店仍在營業。「現在公司每月還發基本工資,但什麼時候停止?什麼時候能退錢?我們真的不知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坦言。
健身房會員制是「龐氏騙局」
公開資料顯示,威爾仕主打高端年卡與私人教練服務,單店面積多在2千平方公尺以上。據上海市消保委數據顯示,2024年健身行業投訴量同比激增63%,其中威爾仕相關投訴占比達27%。
浙江某連鎖健身房創始人評價道,「這像極了擊鼓傳花的遊戲,用新會員的錢填補舊會員的服務成本,一旦擴張停止,雪崩就開始了。」博主「法眼社會」也持同樣觀點,認為健身房會員制就是「龐氏騙局」。
巔峰時期,一家1千平方公尺的健身房,靠「開業首年3折特惠」、「買兩年送三年」的套路,能進帳500萬預售款。老闆們把「未來的債」當成「現在的錢」。當行業擴張時,新會員的錢能填補老會員的退費,形成「龐氏騙局」式的循環;可一旦新增會員不足,債務就會瞬間爆雷。
除了「龐氏騙局」的劣根性外,健身的「非必需屬性」,在消費降級面前暴露無遺。當房貸、育兒、醫療成本擠壓家庭開支,「辦健身卡」成了最先被砍掉的開支——不是不想瘦,而是「跑步可以去公園,舉鐵可以買對啞鈴,沒必要花2千元買張『洗澡卡』」。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威爾仕主要是敗在「三高」上。「首先它租金高,一般威爾仕選擇城市繁華地段,單店面積大,一年租金就是幾百萬元;其次是高人力成本,私教薪資占比達40%;最後是高裝修投入擠壓利潤空間,行業平均毛利率不足15%。」據知情人士透露,威爾仕的資金鏈高度依賴預售,年卡收入占總營收的70%,一旦新會員增速放緩,資金鏈即刻斷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