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9線馬太鞍溪橋便道10/10通車

交通部長陳世凱視察馬太鞍溪橋便道施工狀況。(交通部提供)
交通部長陳世凱視察馬太鞍溪橋便道施工狀況。(交通部提供)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台9線花蓮馬太鞍溪橋9月23日遭沖毀,歷經2週多的搶修,交通部長陳世凱9日再赴現場視察時表示,在公路局全力動員日夜趕工下,涵管便道施工進度大幅超前,預計10月10日下午15時前提通車。第一階段開放小型車及搶救災等緊急車輛戒護通行,後續將依承載力評估,逐步放寬車型。

花蓮縣光復鄉台9線馬太鞍溪橋因堰塞湖溢流沖毀後,聯絡縱谷的交通要道中斷,替代道路需繞行縣道193線或光豐公路,所需時間約40分鐘到2小時。

陳世凱再度親赴台9線馬太鞍溪橋視察災害修復進度。他表示,馬太鞍溪橋於9月23日因堰塞湖溢流沖毀後,公路局第一時間全力動員、日夜趕工,工程團隊、廠商及地方單位至今動用超過500人次、各式大型機具投入現場,原定15日前通車的目標能夠提前達成,是大家齊心努力的成果。

陳世凱指出,第一階段涵管便道將分南下、北上單向有條件開放小型車、搶救車輛通行,後續也會依便道承載力評估,逐步放寬車型;第二階段預計4個月內、明年過年前完成鋼便橋,最終在2027年全橋改建完工通車。

光復站災後載運逾40萬人次

隨後陳世凱也到臺鐵光復車站視察並慰勉臺鐵員工,他表示,感謝臺鐵在災後第一時間連夜搶通光復站到萬榮站間軌道運輸、支援救災人員與物資,後續更載運超過40萬人次進出光復站,不只展現驚人的執行效率,工作人員也相當辛苦。

臺鐵公司董事長鄭光遠指出,過往光復車站每日疏運800至1‚000人次,但救災這段期間最多一天高達5萬1‚000人次,等於是平常60倍。為因應龐大人流,臺鐵每日從北部調派約20人,花東區域也再派20多人加入支援,合計超過40人輪班服務,確保人員進出順暢。

針對外界關注鐵道道碴鬆軟問題,陳世凱說,當時為了讓救災團隊儘快通行,先採取臨時應變措施,因此現場的道碴混有泥沙、摩擦力不足,也是後續需改善的重點,預計會利用夜間時段重新處理,增強穩定性,確保行車安全。

針對災後觀光復甦,陳世凱表示,從0403地震後就有逐步推動花蓮觀光重建,一方面盡快將交通處理好,一方面地方有任何需求,觀光署都會盡力幫忙。◇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白河水庫排砂釀災 環團控治水失靈
2025年10月07日 | 13天前
無人機送藥?衛福部明年度推動
2025年10月02日 | 18天前
花蓮光復日夜趕工 住家清淤達88%
2025年10月02日 | 18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