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水庫排砂釀災 環團控治水失靈

立委陳昭姿7日舉辦「停止河水庫排砂 提出治理方案」記者會。(記者宋碧龍/攝影)
立委陳昭姿7日舉辦「停止河水庫排砂 提出治理方案」記者會。(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由於台南前瞻計畫白河水庫排砂工程加上多年未見有效疏濬,導致急水溪中下游嚴重淤積。今年豪大雨接連來襲,造成沿岸農地、道路淹水,農作及民宅受損。農民與立委、環團10月7日召開記者會控訴政府治水失靈,擔憂將成「馬太鞍溪第二」,要求相關單位盡速研擬有效的急水溪治水方案,並補償沿岸受災農民損失。

農民張令騰表示,台南市急水溪中游地區60年來未見有效疏濬,加上不當清淤,土砂堆置河岸,大水一沖就淹往農地,加上白河水庫持續排沙排水,使得急水溪河床及兩旁農地近10年來淤積加劇,超過1公尺,農地被迫成為「免費滯洪池」,高經濟作物無法再種,居民房屋及農業設施更面臨隨時可能被沖刷損壞危機,再不清淤,急水溪恐成為「馬太鞍溪第二」。

張令騰說,2024年凱米颱風期間,急水溪水位暴漲,僅差10公分就要淹沒全部農地與價值兩千萬元的農業設施,他曾多次跟第五河川分署陳情淤積問題,但河川局至今都無法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並逃避因上游排沙排水,且未清運疏濬土方對中游地帶的法定賠償責任。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表示,前瞻計畫用於白河水庫繞庫排砂工程是個大錯誤,水利署明知排砂會造成急水溪中下游淤積加劇,卻仍執行該計畫,要求政府須賠償農民及民宅淹水損失。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則強調,農田攸關食物生產,涉及農民財產及國人生存權與健康權的問題,水利署應說明保護急水溪周圍農田的措施,以及檢討治理白河水庫及急水溪,並重視淤積導致鄰近農路淹水中斷的問題。

經濟部水利署官員表示,2019年至今,疏濬的沙已達164萬方,目前急水溪已規劃三個囚砂區供農民暫置砂石,因應農民反應問題,今年將啟動集水區檢討,也會在地方召開說明會,以利治理規劃調整。◇

延伸閱讀
高市早苗勝選 日股漲幅近5%
2025年10月06日 | 15天前
藝人唱和中共 陸委會重申2紅線
2025年10月06日 | 15天前
台拒買南非蘋果 進口量狂瀉96%
2025年10月06日 | 1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