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投資35億建廠 茅台政府毀約強搶

中國民企權益被中共官方侵占事件時有發生。一位重慶老闆在貴州茅台鎮投資8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35億元)建白酒生產廢水處理廠,驗收完成後卻遭官方強制接管,本應每年獲得近億元利潤,如今卻血本無歸。
據陸媒「大象新聞」24日報導,近日,重慶泰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重慶泰克」)的創辦人唐顯策,講述了他在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投資建設白酒廢水處理廠過程中的遭遇。
唐顯策表示,當初為解決茅台鎮白酒產業的生產汙水處理問題,仁懷市於2017年發布招商引資公告,公開招標建設白酒廢水處理工廠。重慶泰克公司與另外一家國企組成聯合投標體,得標後與當地政府簽訂合約。項目最終總造價達8.2億元,其中仁懷市水投集團投資2千萬,其餘8億元由中標企業投資,這其中重慶泰克投資、融資超過7億元,占項目公司股份的86%。
根據這份合約,仁懷市政府授權相關職能部門作為項目實施機構,重慶泰克一方負責項目投融資、建設等事宜,並獲得30年特許經營權,期滿後工廠將無償移交給仁懷市政府。
2021年1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建成並投入試運行,2022年5月24日完成環保驗收。然而在2022年6月10日,代表仁懷市政府的項目實施機構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以下簡稱「工業局」)向重慶泰克和另一家中標公司下達「解除合約通知書」,並稱重慶泰克方存在重大違約行為,廠裡員工被要求2小時內收拾私人物品離開。當天,仁懷市工商局就強行接管了整個廢水處理廠。
唐顯策告訴陸媒,當初合約中有規定,如果企業發生重大違約,另一方應先通知違約方採取補救措施,並給予90日的寬限期。如果寬限期過後仍然無法補救,則可以在雙方約定補償金額後解約。
但公司既沒有收到通知,也沒有收到任何補償,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人員拿著一張「解除合約通知書」就把人都攆走,強行接管處理廠。唐顯策說,雖然法院不支持「解除合約通知書」的法律效力,但三年多了,當地政府依然沒有解決,「投資方如今連工廠大門都進不去!」
在此後的三年中,官司從遵義市中院打到了貴州省高院。儘管仁懷市工商局的訴求在各級法院均未獲得法律支持,遵義市中院甚至明確要求該局撤回起訴,但至今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依然處於被接管狀態。
唐顯策表示,本來預估每年營收3億多,純利潤8千萬到1億。但三年多了,項目收益拿不到,而投資方要求還款、供貨商追討貨款的官司卻一個接一個,重慶泰克也被迫裁員。企業資金鏈斷裂,只能東拆西補勉強維持。為此他不止一次突發憂鬱,整夜睡不著覺,頭髮也在這三年裡幾乎全白了。
今年63歲的唐顯策曾是公派赴德國的留學生,學習環境工程專業。1997年唐顯策創辦「重慶泰克」,成為重慶市十大汙水處理企業之一。
當局的行為近乎強盜
在陸媒報導此事後,9月24日,貴州遵義仁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情況通報稱,仁懷市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已成立專班對該情況展開全面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隨後該事件也在當天引起網路軒然大波,輿論普遍譴責當局的行為近乎強盜,認為:「這不僅關乎單一企業的命運,更觸及地方投資環境、產權保護及政府角色的敏感話題。」也有網民稱:「想吃肉?鍋被別人端走了!」、「故事結論:財力<法力<權力。」
當地一位製酒廠老闆黃華農(化名)9月25日告訴《大紀元》記者,事件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得知情況:「新聞一出來,我手下馬上就跟我講了一個情況。現在就是大門緊鎖,有三個看門的人。」
黃華農回憶稱:「原來的那個市委書記方國興親口跟我講,整個茅台鎮(貴州仁懷市)就是『開門招商、關門打狗』。把很多人騙過去以後投了錢,你就休想賺錢、走人。這個過程裡,很多人都吃過虧,包括共產黨國企、央企的都一樣。」
他進一步披露,中共前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的好朋友馬雲也曾到當地投資,還有王健、陳峰(海航集團聯合創始人)、張高麗的親信張春新,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結果都吃了虧。在這個地方,官員大部分是腐敗的;老百姓也只認當地的資源關係。像我因為是本地人,也比較『凶』,還有關係,就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