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案件2級最多 成癮與情緒緊密相關

檢警查獲135公斤、市價27億元的二級毒品「依托咪酯」。(橋頭地檢署提供提供)
檢警查獲135公斤、市價27億元的二級毒品「依托咪酯」。(橋頭地檢署提供提供)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近年來詐欺案件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然而從警政署歷年數據來看,毒品案件仍持續維持一定比率。其中第二級毒品的案件數遠大於其他級毒品,對於為何會有這種狀況,學者分析,一開始人們使用第三、四級毒品是覺得新鮮,但使用第一、二級的就是有目的性使用,如:緩解情緒等,而青春期使用毒品也會影響大腦的情緒調控、酬賞等。

根據警政署統計,2023年各警察機關共計檢肅毒品3萬6,435件,查獲嫌疑犯人數3萬8,292人。案件與嫌犯分級統計如下表:

2023年各警察機關共計檢肅毒品3萬6,435件,查獲嫌疑犯人數3萬8,292人。案件與嫌犯分級統計表。(大紀元製圖)

從數據(表一、二)中可看到,第二級毒品在案件、嫌疑犯人數的數量上遠超過其他級的毒品;若從毒品案件占刑案比率來看,2003年約5%,2008年上升至約11%,儘管近幾年比率從19%下降至14%,但相較於竊盜案在2003年時約33萬件,到了2023年僅剩約3萬8千件來看,毒品案件數仍有一定比率。

毒品使用年齡層與動機

針對使用第二級毒品人數大於其他級毒品的狀況,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陳巧雲向《大紀元時報》表示,若從毒品分級的使用年齡來看,使用第一級毒品者多為40歲以上、使用第二級毒品者最多是在30至40歲之間,使用第三、第四級毒品者幾乎未滿24歲(30歲未滿占比71%)。

至於使用動機,陳巧雲指出,使用第三、四級毒品者大概是覺得新鮮好玩,想要試試看,但問題是在於吸食的毒品在第二級以上的話,這就已經有了成癮性,而且有些人的成癮性很難戒掉,人數也會一直往上累積。

陳巧雲直言,會吸食到第一、二級的已經是有目的性了,如:工作需要熬夜、情緒障礙、助興、舒壓緩解焦慮等。所以如果有人出於壓力之下或是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其實是滿容易去用藥的,因為用藥的當下可以得到舒緩。

陳巧雲繼續表示,大部分使用第三、四級的人都是剛開始用,目的是想要融入團體、打發無聊、好奇等,而且年輕人用藥時不太會貿然使用第一、二級毒品,因為他們覺得危害性高,而第三、四級毒品可能就覺得沒什麼就用用看。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陳巧雲。資料照。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陳巧雲。資料照。(記者常懷仁/攝影)

吸毒難戒致犯罪率居高不下

談到為何毒品始終在刑事案件中占據一定比率,但竊盜案件卻急劇下降?陳巧雲認為,竊盜的目的是為了錢,這些犯罪者並沒有消失,而是轉換到新的犯罪方式也就是詐欺、洗錢,被這些新型的財產犯罪所取代。

陳巧雲認為,至於毒品居高不下是因為吸毒者有成癮性,而且不容易戒毒,他有生理上的成癮和心理問題。

吸毒成癮跟憂鬱之間關係深

至於如何降低復發率、成癮性?陳巧雲坦言,一個人吸毒的原因很多,除了好奇、娛樂性用藥外,大部分和情緒調控有關,其實成癮跟憂鬱之間的關係很深,有些人是因為心情不好,所以用毒品暫時解除憂鬱,但吸毒會影響大腦的酬賞系統。 

她認為,毒品也會影響大腦的情緒調節系統,這就會變成惡性循環,一個人因為心情不好、憂鬱、焦慮等狀況而吸毒,但毒品又會摧毀這些系統。戒毒也牽涉心理上的家庭支持,有些吸毒的受刑人因為家庭支持的介入方案,覺得受到很多幫助,至少想吸毒時就會想到家人,因此他會試著想方法幫助自己。

吸毒對青少年的影響,陳巧雲指出,青春期大腦中與多巴胺相關的兩條神經路徑正在發展,一旦此階段吸毒,將導致大腦結構異常,情緒控制與酬賞回饋功能就不會好,所以青春期吸毒真的很傷,進而形成長期依賴。

警方查扣第二級毒品大麻28包(毛重約180公克)等證物。警方查扣第二級毒品大麻28包(毛重約180公克)等證物。(高市刑大提供)

青少年吸毒受同儕影響大

談到青少年吸毒的原因,陳巧雲分析,青少年會吸毒的原因有想要融入同儕、無聊、逃避事情、放鬆、看起來成熟,讓自己感覺有控制權、好奇等,很多研究發現,同儕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

如何減少同儕對青少年影響?陳巧雲提到,研究發現,青春期的小朋友聽到媽媽的聲音會嫌惡,但聽到同儕就會很開心,酬賞系統就會被激發。因為青春期想獨立,也就不希望聽到小時候熟悉的聲音。

她進一步指出,實驗顯示,若讓青少年與成人在無觀眾情境下做冒險判斷,反應差異不大;但當旁邊有同儕觀察時,青少年冒險傾向明顯上升,成人則不受影響。

社會關懷助重建吸毒者希望

陳巧雲強調,吸毒者都會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會覺得自己用一、二次不會成癮,但大腦並不如大家想像的堅強,大腦的行為意志控制是由大腦額葉管理,渴求很強時,意志系統真的無法壓制住,所以你就會吸毒,即使額葉長得再好,仍是有失控的時候。

最後,陳巧雲補充,她們發現毒品犯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希望的,社會若能夠讓其生活有希望,像是今天努力工作就會有未來,如此就會對未來有希望,不然他們就會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有毒吸就吸,沒有毒吸就做其他事情。所以,社會、家庭、心裡、醫學都要介入。◇

延伸閱讀
二級毒品難杜絕 學者:主因是跟風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毒癮纏身20載 獄中奇緣重獲新生
2025年08月05日 | 2個月前
柬埔寨籍漁船掛中華民國國旗運毒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川普:美軍打擊委內瑞拉運毒船
2025年09月03日 | 1個月前
【作文學堂】反毒
2025年05月29日 | 4個月前
新型毒品氾濫校園 立委籲跨部會防堵
2025年07月07日 | 3個月前
手套藏海洛因空運來台 5人被逮
2025年07月04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