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氾濫校園 立委籲跨部會防堵

立委李彥秀(中)、張啓楷(左3)、台北市議員陳宥丞(右2)7日舉行記者會,盼中央跨部會訂定毒害、菸害聯防機制。(記者常懷仁/攝影)
立委李彥秀(中)、張啓楷(左3)、台北市議員陳宥丞(右2)7日舉行記者會,盼中央跨部會訂定毒害、菸害聯防機制。(記者常懷仁/攝影)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針對毒品問題,立委李彥秀、張啓楷、台北市議員陳宥丞7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據統計,12至17歲毒品嫌犯人數逾6百人、18至23歲人數至少三千人,且網路還可以搜尋到販售加熱菸或電子煙通路,並指出地方警政單位需要中央警政署明定在法律上普及採用毒品快篩,如此才能加速評估檢測工具的使用。

李彥秀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12至17歲毒品嫌犯人數達到607人,18至23歲人數達3,215人,前者相較於前年增幅達22.6%,12至17歲族群以施用第三級毒品為大宗,但到了18至23歲卻轉變為施用第二級毒品為多數。

李彥秀指出,Google搜尋可輕易找到多家網路販售加熱菸或電子煙通路,遑論時下年輕人多是以IG、臉書社團、LINE群組等隱蔽管道購買加熱菸或電子煙,更有網友分享出國時如何夾帶加熱菸入境。

張啓楷說,「喪屍煙彈」近2年遭濫用,短期內查獲數翻倍,今年1月至4月查獲的相關非尿液檢體已經超過1,600件,比起去年整年還高,現在已直接危害校園。

陳宥丞指出,世界各國在毒駕緝捕中都急需能夠迅速且有效的毒品唾液檢測工具,台灣現已有研發出來,可以成功解決毒品唾液快篩準確率的問題;澳洲、香港等皆使用「口腔快篩」查緝毒駕,顯示建立路邊毒品檢測制度已是國際趨勢。

陳宥丞強調,地方警政單位需要警政署明定在法律上普及採用毒品快篩,加速評估檢測工具使用,地方才能採購與推廣,也可以更有法源依據來要求廠商提供更準確、降低偽陽性的試劑,警政署應該設法解決執法前線的困境。

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針對電子煙查緝,「源頭管理」是最有效遏止的方法,政府已於5月27日召開第一次跨部會查緝會議,包含海關攔檢,到目前為止銷毀率達八成以上,銷毀20萬支電子煙、14萬支加熱菸。另已經裁罰787件販售及網路平台的部分,金額達2億以上。

法務部表示,唾液快篩除了希望準確度高,若檢驗到有疑義的駕駛人部分,就先讓人車分開,以減少後面的危險,這是目前跨部會正在推的部分。◇

延伸閱讀
手套藏海洛因空運來台 5人被逮
2025年07月04日 | 27天前
【研究】抽1次性電子煙比香菸更毒
2025年06月30日 | 1個月前
加熱菸走私猖獗 民團:應追究菸商
2025年06月26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