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賢明:美中競逐 台灣選邊影響勝負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美中科技戰延燒,川普政府持續強化對中國的打擊力道。中經院院長連賢明23日指出,美中競爭是未來十年必須面對的課題,但台灣絕非強權博弈下的棋子,而是扮演「地緣政治競爭中非常關鍵的角色」。中經院也呼籲,台灣應建立自身的主權AI(人工智慧),帶動百工百業發展。

中經院23日舉辦「地緣政治下的科技布局與治理研討會」,連賢明表示,自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讓美國再次偉大」成為了美國政策的明確目標,積極促使關鍵製造業,特別是高階製造業回流美國。

連賢明認為,美國也意識到中國在綠能、電動車與無人機等領域在全球實力雄厚,因此美國對中國祭出了一系列的科技限制,盼能維持美國科技領先地位。面對該局勢,他說,台灣不應妄自菲薄,台灣與日、韓共同掌握了全球高階製造業的命脈,在地緣政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連賢明指出,台灣並非只是大國博奕下被玩弄的棋子,台灣雖然小,但「我們倒向哪邊,那邊獲勝機率就會變大」。

值得注意的是,當全球格局從經貿合作轉向地緣競爭,科技政策的制定也必須融入新的思維。中經院第二研究所分析師黃仁志表示,人工智慧已成為影響國家自主權的關鍵技術。台灣的下一步,應建構具備本土特色的「主權AI」,帶動國內百工百業發展。

建構主權AI可循三大策略

黃仁志認為,台灣建構主權AI可循三大策略路徑,首先是發展本土大型語言模型(LLM),例如台灣AI引擎TAIDE,其價值不在於和國際巨頭全面競爭,而是深化對台灣特有語境、文化的理解,落實專業化與在地化應用。

其次,產業應用深化,加速各產業的系統化解決方案的開發。黃仁志指出,台灣強項在於終端應用,各行各業應將國際成熟的大型模型視為基礎工具,結合自身擁有的大數據資料,開發出專屬的中小型模型與AI應用。他舉例,國內零售業者利用紅酒消費數據開發出「AI智慧品酒顧問」,即是與產業知識的深度結合。

最後,敏感領域自主AI,在國防、法律、醫療等敏感領域,建立自主可控的專屬AI系統。黃仁志表示,這些領域涉及高度機敏的資料與特殊的國情脈絡,例如國防AI需能應對灰色地帶作戰、辨識本土特殊地形與軍事術語,這些都無法仰賴外部技術,必須由本土開發的LLM作為核心基礎。◇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親共網紅利用柯克遇刺分裂美國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壓制輿論 中共祭「明星八卦禁令」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貴州上百名學生 食物中毒肝腎損傷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美戰爭部禁媒體報導未獲授權訊息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英加澳葡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川普:媒體大亨梅鐸或參與TikTok收購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健保住院自付額 單次上限擬增至5.7萬
2025年09月22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