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公托量六都倒數 議員揭3千幼童等候補

公托數不足成為年輕人生養困境。台中市議會臨時會「托育公共化城鄉差距分配失衡」專案報告,議員楊典忠指出,海線地區長期缺乏公共托嬰中心資源,導致家長普遍陷入找不到公托的困境,審計部更連續2年批評台中市府公共托育執行效率不佳,但市府在專案報告中卻強調「整體收托量能尚足」。議員林祈烽則指出,台中市公托數量六都排第五,目前有3,009名幼童苦等候補,將造成年輕爸媽更不敢生、不敢養。
林祈烽指出,少子化是國安危機,許多家庭時常在買房及生兒育女兩大問題中糾結,房屋買不起可以租,但孩子生了,養不起又該怎麼辦?台中市現有公托收托人數僅1,340人,不到新北市6,187人的四分之一。即便明年達到規劃的60家公托,收托人數仍有限,難以消化龐大的候補需求,有的孩子等到兩歲資格失效仍未等到缺額。
林祈烽質疑市府公托數量在六都排第五,明年將增加295億元統籌分配稅款,卻未見積極規劃擴充公托;以候補比最高的沙鹿區與清水區僅規劃新增一處,潭子、大雅更是毫無設置計畫,且至今仍有中區與和平區完全沒有公托據點,城鄉差距明顯。
市長盧秀燕回應,台中市目前的確還有3,000多名幼童在等公托候補,市府已開設2家職場公托,有些系統也還在建置,建議市議會也可以開辦職場公托。市府目前也有規劃一些閒置空間來做公托,但遇到地方人士反對。
楊典忠則指出,梧棲雖有3處托嬰中心,可收托112位,但候補人數達289位,是收托量的2.58倍,清水僅有2處托嬰中心,可收托40位,候補卻達174人,是收托量的4.35倍;而最嚴重的沙鹿,自102年迄今僅有1處托嬰中心,可收托25位,卻有148位候補,等候人數達5.92倍,讓家長焦急卻求助無門。他批,市府一再高喊「公托倍增」,但清水、沙鹿的候補早已是「四倍增、五倍增」。
市長盧秀燕表示,我們看到了沙鹿托嬰中心候補人數全市最多,所以希望沙鹿能再增加一處,但是要增加一個地方實在不容易。
市議員陳雅惠也指出,全市有46處公托與逾1萬7千人量能,但東南區僅4處公托、量能僅七成,遠低於其他區。社會局長廖靜芝回應指出,市府將檢討準公共誘因、與業者協商條件,並評估交通補助及整合月票,但相關措施仍在規劃中,尚待進一步落實與檢驗成效。
陳雅惠說,目前東南區公托僅4處、可收托84人,準公共托嬰中心9家、可收托379人,居家托育人員可收托740人,合計僅1,203人;家外送托率高達40%,收托量能僅70%,遠低於西屯、南屯、中西區八、九成水準,這導致家長「排不到」或「得跨區送托」,時間金錢壓力均沉重。她建議市府可在東南區優先設立「小型衛星型托育據點」,善用社區中心與里辦公處補足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