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竹與囊桴竹的故事 專訪生態專家黃慶賢

二十多年前,黃慶賢在屋後的山坡上,種下一株藤竹。這些年來,他時常爬上那片極少人進入的坡地,觀察它的變化。
「我想看看這些竹子尾端走到哪裡,」他笑著回憶。沿著藤竹的身影,他發現它分兵多路,有的沿著地面蔓延,有的攀掛到高大的樹幹上,一路分枝再分枝。
細長的竹莖不斷延伸,最遠的已經超過一百公尺。黃慶賢形容它「像個地域的覊主,繼承著成吉思汗的霸氣,急著擴張版圖。」
但在秋天,他也曾被迫中斷觀察。山中虎頭蜂兇猛,他說:「我只好回頭下山,不敢再靠近。」
奇特的竹實
在藤竹尚年輕時,它曾經結出種子。那時,枝頭掛滿圓圓的果實,每顆直徑約三公分,模樣像極了梨果竹。這樣的果實在竹類中少見,也讓他印象深刻。
「一顆顆圓圓的,很奇特。」黃慶賢說。雖然如今已難再見,但這段經驗讓他確信,這應該是世界上最長的竹子之一。
另一株小小的竹
與藤竹的豪放不同,另一種竹子——囊桴竹,卻以細小見長。十年前,植物專家謝春萬老師在南部發現這株竹子,當時全世界僅存一棵。
「囊桴竹長大不過三十公分。」黃慶賢介紹,它成熟時會像稻子一樣抽出花穗,雌雄花胚生長在同一位置。授粉後,胚珠膨大成為白色囊果,毛絨絨的,掛在花莖上,宛如一頂菱形的絨帽。
特別的是,雄花會枯萎卻仍附著在囊袋上,好似一頂小小的帽簷。每顆種子僅有兩毫米,微小得難以拍攝清晰。
生態裡的長與短
一株竹子在山林中鋪展百餘公尺,另一株卻僅有手掌長。兩種竹子形成鮮明對照。
「一個極長,一個極小,卻都展現生命的堅韌。」黃慶賢說。對他而言,觀察這些竹子,不只是植物學上的發現,也是生命形態的體會。
藤竹的延展,像是霸氣的開疆拓土;囊桴竹的細微,則像是低調的堅持。生態的世界裡,無論大或小,都有存在的理由。
走在竹林間,黃慶賢仍然保持著當年的好奇心。那條山坡的竹莖或許還在繼續前進,而小小的囊桴竹,也在默默繁殖著下一代。
他說:「這些竹子,就像我們身邊的人,有的豪放,有的謙卑,都值得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