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碳水化合物 再次變得健康

全穀物碳水化合物保留了完整的纖維,身體需要更多時間去分解它們,使糖分釋放更緩慢。(123RF)
全穀物碳水化合物保留了完整的纖維,身體需要更多時間去分解它們,使糖分釋放更緩慢。(123RF)

文/Jennifer Sweenie 編譯/王月

走進商店,拿起兩種燕麥片,會發現它們都聲稱自己是100%的全穀燕麥,都含有27克的碳水化合物。一種需要30分鐘才能煮好,另一種90秒就能吃。對你來說,這可能只是便利性的區別,但對你的身體而言,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食物。這種細微的差別可能會影響你的能量、食慾,甚至血糖。

近年來,碳水化合物的名聲越來越差,但並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該被指責。那麼,什麼才算是真正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呢?不僅僅是標籤上的含量,而是這種碳水在你體內的運作方式。

碳水化合物是由鏈條組成的,你的身體必須把它們拆解開來。消化過程就是把這些鏈條剪斷成細胞可以真正利用的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加工得越多——無論是被工廠、刀具還是攪拌機加工——吸收就越快。這種速度會決定身體對碳水的反應方式。

有時,健康不僅取決於你吃的是什麼食物,還取決於你的身體需要多大力氣來消化它,以及這需要多長時間。

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大衛·A·凱斯勒(Dr. David A. Kessler)呼籲在官方飲食建議中,加入低碳水選項,隨著這一呼籲的發出,這正是最佳時機,來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並糾正「所有碳水都不健康」的這一誤解。

多種因素會影響身體對碳水的反應,包括:纖維含量、食物搭配、碳水的加工程度以及你的活動量。了解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消化和血糖,可以幫助你做出更明智、更個性化的選擇。

除了蛋白質和脂肪外,碳水化合物是三大常量營養素之一。「常量」(macro)的意思是:你的身體需要大量攝取這些營養素,才能正常運作。

有些碳水化合物比較難消化,但這其實是好事。除了蛋白質和脂肪外,碳水化合物是三大常量營養素之一,而水果也是健康碳水來源。(123RF)

碳水是身體最主要、最容易獲取的能量來源。可以根據化學結構以及所含糖分子的數量,對碳水化合物進行分類。

碳水化合物分三類:

紐約大學食品實驗室主任、註冊營養師盧爾德斯·卡斯特羅(Lourdes Castro)告訴《大紀元時報》,可以把碳水化合物分成三類:

單純碳水:就像是一條由一到兩個珍珠組成的短鏈,你的身體可以很容易的把它們拆開。

複雜碳水:是由十顆或更多珍珠組成的長鏈,需要更多時間和能量來消化。

膳食纖維:看起來像複雜碳水,但也有所不同。這些「珍珠」的連接方式,讓身體無法將其分解。因此,纖維會大部分完整通過你的消化系統,並在消化系統健康、血糖調節,以及增加飽腹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卡斯特羅說:「有些碳水化合物比較難消化,但這其實是好事,尤其是當你處於健康狀態時。

一般來說,碳水越難被分解,它所能提供的代謝益處就越多。這也就是為什麼消化不僅僅取決於你吃了什麼,還取決於食物在進入血液之前經歷了多少咀嚼、烹飪和加工。

碳水不是敵人!

碳水化合物從嚴格意義上說,並不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營養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敵人。

神經科學家兼營養學家阿納揚西·馬西斯-巴爾加斯(Anayanci Masis-Vargas)告訴《大紀元時報》:完全去除碳水,可能會讓你在拼圖中丟失至關重要的一環:腸道健康。

「你並沒有真正去探索,擁有一個健康的腸道,能為你帶來什麼好處。」馬西斯-巴爾加斯說,「你會錯過其他東西,比如纖維。如果你只吃肉類,那麼不幸的是,你會缺乏一些微量營養素和維生素。」

完全去除碳水,可能會讓你失去腸道健康。完全去除碳水,可能會讓你失去腸道健康。(123RF)

具體來說,纖維能為腸道中的微生物提供養分,這些微生物會產生重要的維生素,比如維生素B和維生素K。

根據卡斯特羅的說法,其中一個最令人沮喪的誤區,就是認為碳水會讓人發胖。她指出,在上世紀90年代碳水攝入達到高峰時,肥胖率其實比今天更低。

所以問題不在於碳水本身會讓人發胖——而是在於它們的加工過程,
以及我們對它們做了什麼。所有那些添加劑才是真正引發問題的原因。

2023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長期研究也支持了「加工是關鍵因素」這一觀點。作者指出,更多的精製碳水,例如添加糖和精製穀物,與體重增加有關,而全穀物和富含纖維的碳水則與體重更穩定,甚至體重下降相關。

別忽略「消化速度」和「纖維含量」

碳水是身體通過快速燃燒獲取能量的來源,但有些燃燒得比其他更快。

再回到燕麥片的例子:你在商店拿起兩種都是100%的全穀燕麥、每份碳水含量都相同的產品。唯一的區別似乎只是烹飪所需的時間。而這種速度上的差異,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當碳水化合物被精製提煉後,例如你用微波爐加熱速溶燕麥片90秒,其大部分天然纖維和結構會被剝離。這使得你的消化系統幾乎瞬間就能「剪斷」這些碳水化合物長鏈,導致葡萄糖迅速湧入血液,血糖迅速飆升。你的身體獲取能量所需的努力減少了,但你可能會經歷能量驟降,並很快再次感到飢餓。

另一方面,全穀物碳水化合物——例如需要小火煮半小時的燕麥片——保留了完整的結構和豐富的纖維。這意味著你的身體需要更多力氣、更長時間去分解它們,從而導致糖分更緩慢、更漸進的釋放。這種穩定的能量供應讓你有更長時間的飽腹感,並更有效幫助調節血糖。

燕麥的製作方式會影響其精煉程度。燕麥的製作方式會影響其精煉程度。(123RF)

碳水對身體的潛在影響

馬西斯-巴爾加斯指出,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始於食物被咀嚼的澈底程度——這一點在高度精煉的食物中常被忽視,如速食燕麥片,因為它們幾乎不需要咀嚼。

唾液中含有酶類,有助於在口腔中分解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她說:

 碳水化合物加工程度越高,所需的咀嚼越少,消化速度就越快,導致葡萄糖更快進入血液。

 烹飪方式也會影響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

「不僅僅是某種穀物是否為全穀物,相應的烹飪方式也很重要。」馬西斯-巴爾加斯說到。

她指出,如果你煮白米飯並立即食用,其糖分會被迅速吸收。然而,如果你煮好米飯後讓它完全冷卻,然後再加熱,米飯會變得更難消化。這是因為在冷卻過程中,澱粉分子會重新排列,形成抗性澱粉。顧名思義,抗性澱粉更難被消化酶分解,從而減緩糖分進入血液的速度。

卡斯特羅表示,燕麥的製作方式會影響其精煉程度。隔夜燕麥不經過加熱,而是在優格、牛奶或類似成分中浸泡、軟化後食用。這一過程使它們更難被身體分解。

她將碳水化合物的製備比作一個光譜。一端是速溶的、粉狀的高度精煉燕麥片,你的消化系統幾乎可以立即處理;沿著光譜移動,你會發現煮熟的全燕麥,如傳統燕麥片或粗燕麥片,這些需要更多的消化努力;另一端是隔夜燕麥,這是身體最難分解的。

健康碳水來源之一:水果

卡斯特羅和馬西斯-巴爾加斯都認為,水果因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常常受到不公平的指責。雖然水果確實含有單糖,如果糖(項鍊上的一顆單獨的糖「珍珠」),但這只是部分事實。

水果還提供有益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有助於你的身體更有效的處理糖分。

卡斯特羅將水果中的纖維比作項鍊裡的一團「打結的亂麻」,它會減緩果糖的吸收。

與加糖飲料中的游離糖不同,水果中的天然糖分會慢慢的釋放到血液中。

不過,馬西斯-巴爾加斯指出,如今的水果往往比我們的祖先所食用的野生品種甜得多。為追求口感而進行的選擇性雜交培育,使糖含量隨著時間不斷增加。

她提到,你在夏天森林裡找到的野生漿果,其酸味更重、含糖量更低,而不是像超市貨架上的那樣甜。水果是否本該變得如此甜仍存在爭議,但在討論碳水時,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

這並不意味著水果不好,而是提醒我們,並非所有水果在代謝上都是相同的。

為了減緩糖分的作用,馬西斯-巴爾加斯建議:把水果和一些脂肪搭配食用,比如希臘優格或堅果,以幫助調節消化並減輕血糖的快速上升。不過,她也強調沒必要想得太複雜。

「沒什麼好害怕的。」她說。「如果你是健康的,可以直接吃水果,尤其是在運動前當作零食吃的時候。」

水果依然是一種富含營養的碳水選擇,但吃多少、吃多頻繁,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吃,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

木瓜搭配燕麥與堅果。木瓜搭配燕麥與堅果。(Shutterstock)

監測你的碳水

隨著連續血糖監測儀(CGM)的普及,即使是在沒有糖尿病的人群中,追蹤血糖也成為一種流行的健康趨勢。這些設備能即時反饋你的身體如何對碳水作出反應。

「血糖的波動本身就一定是壞事嗎?」卡斯特羅說,「我得到的答案是『不』。在你吃東西之後出現波動是一種自然現象。」

比血糖的上升更重要的是,它在高位維持的時間。理想情況下,血糖應該迅速升高然後回落,而不是長時間保持高位,或者在一天中劇烈波動。卡斯特羅提醒說,有些使用CGM的人可能會過度關注把每一次波動都抹平,但如果你的代謝是健康的,這其實沒必要。

相反,她認為CGM更像是一種提升洞察力的工具。

「如果CGM能幫助一個人明白米飯加豆類,比單吃米飯更好,那就太棒了。」她說。

選擇天然來源的纖維

卡斯特羅認為,我們應該把重點轉向天然來源的纖維,因為這才是真正開啟更健康飲食的關鍵。

「如果我給某人設定一個目標,讓他每天從天然來源攝取40到50克纖維,那他想要吃大量垃圾食品將會非常、非常困難。」她說。

專注於天然來源的纖維,自然會排擠掉超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並促使人們選擇更多完整的天然碳水食物。

在挑選更好的碳水時,馬西斯-巴爾加斯建議:選擇完整、經過最少加工的食物。

盡量在超市外圍選購——新鮮的農產品、未經加工的動物性食物,以及沒有被過度改造的全穀物。

雖然營養成分表很有用,但卡斯特羅認為添加物表更重要。她給出了閱讀標籤的建議:

如果你只想看一個數字,那就是纖維和添加糖。但我認為添加物能講述一個更完整的故事。

卡斯特羅表示,「垃圾食品」通常有一長串添加物。雖然添加維生素沒問題,但當你看到很多其他成分——比如:各種糖類、乳化劑、改善質地的添加劑和增稠劑時,這種食物就會更麻煩一些。

因為有了這些額外的成分,你的身體往往會更快消化這些碳水化合物,從而可能導致代謝問題。

馬西斯-巴爾加斯也表示贊同,她說自己會避免選擇添加物過多的食物——尤其是其中很多成分,難以認出或經過高度加工時。

她還說,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因人而異,其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運動量,並建議在活動較少時,適當少吃碳水,這可能會很有幫助。

「不過,這沒什麼好害怕的。」她說,「只要保持身體正常運動就好。」

作者簡介:Jennifer Sweenie是常駐紐約的健康記者,也是一位營養療法實踐者與訓練有素的健康烹飪廚師,專注於功能性營養與天然食物的力量。她是紐約市慢食(Slow Food NYC)董事會成員,並曾任 Farm-to-Consumer Foundation 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原文 How to Make Carbs Healthy Again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科學園區H1營收2.7兆創高
2025年09月24日 | 1個月前
清大發現中等質量黑洞 登上NASA官網
2025年09月24日 | 1個月前
川普聯大演說:全球主義失敗
2025年09月24日 | 1個月前
中共強制蒙藏新疆全面漢化
2025年09月24日 | 1個月前
衛福部啟動緊急應變 無人機送藥災區
2025年09月24日 | 1個月前
軍機起降擾民 補償金擬隨CPI調漲
2025年09月24日 | 1個月前
中國幼兒園倒閉潮 每日逾600幼師失業
2025年09月21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