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二冬(10)洗兒妃子,校士昭容

明清蒙學教材《龍文鞭影》全書用四言韻語寫成,四字一句,兩句相對,每句一故事。閱讀本書內容,藉由古人智慧,來認識傳統文化,是陶冶品性、型塑人格與增廣知識的教材。
【原文】
洗兒妃子,校士昭容。
ㄒㄧˇㄦˊㄈㄟ ㄗˇ,ㄐㄧㄠˋㄕˋㄓㄠ ㄖㄨㄥˊ。
【註釋】
(1)洗兒:嬰兒出生三天後,為嬰兒洗浴的習俗,稱為「洗兒會」、「洗三」。
(2)妃子:指被唐玄宗封為貴妃的楊玉環,又稱楊貴妃。唐朝在皇后之下,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為夫人,正一品。
(3)校士:考評士子。校,考核。士,官吏、讀書人。
(4)昭容:指被唐中宗封為昭容的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唐朝嬪妃有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為九嬪,正二品。
【語譯】
楊貴妃為養子安祿山舉行「洗兒會」,上官昭容評定群臣詩作的優劣。
【人物故事】
楊貴妃
《舊唐書》記載,安祿山自請當楊貴妃的養子,入宮都先拜楊貴妃,唐玄宗覺得奇怪而問他,他回答:「臣是蕃人(古時對外族的稱呼),蕃人先母而後父。」《資治通鑑》記載,安祿山生日,唐玄宗及楊貴妃賞賜豐厚。三日後,安祿山被召入宮中,楊貴妃用錦繡大被把安祿山當作嬰兒包裹起來,令宮女用彩轎抬著他。玄宗聽到後宮喧鬧嬉笑的聲音,問其緣故,左右侍者回說貴妃三日洗祿兒。玄宗親自前往觀看,喜賜楊貴妃洗兒金銀錢,又厚賜安祿山,盡歡而罷。從此安祿山自由進出宮內,有時與楊貴妃一起用餐,有時通宵不出,頗有醜聞傳出,玄宗也不懷疑。
上官婉兒
《新唐書》記載,上官婉兒是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曾對唐高宗說:「皇后專恣跋扈,令天下人失望,應該廢后以順人心。」高宗命上官儀草擬廢武后的詔書,經武后申訴,高宗反悔,又怕武后怨恨,就說:「上官儀教我的。」武后因此痛恨上官儀,暗示奸臣許敬宗構陷他,他和兒子上官庭芝都遭殺害。上官婉兒剛生下來,就和母親鄭氏一起被發配到後宮。婉兒天生聰明伶俐,善於寫文章,十四歲時被武后召見,寫起文章有如預先就想好一樣。後來武后命她掌管皇帝詔令,群臣奏議及天下大事都讓她參與。
唐中宗即位,婉兒大被信任,又封為昭容。婉兒勸中宗擴大書館,廣增學士,引入大臣名儒。中宗多次賜宴賦詩,群臣以詩唱和,又讓婉兒評定群臣詩作而賜酒,所以朝廷中群起仿效,成為風氣。當初鄭氏懷孕時,夢見巨人送大秤說:「拿此秤而稱量天下。」婉兒生下一個多月,母親取笑她:「稱量天下的人難道是妳呀?」婉兒就笑著回應。後來婉兒掌管機要政事,符合了夢中所言。
均遭殺身之禍
比安祿山小二十多歲的楊貴妃,被安祿山拜為義母,繼而演出醜態百出的洗兒會。後來安祿山起兵叛亂,「安史之亂」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由此引發的馬嵬驛兵變,唐玄宗被迫賜死楊貴妃。有「巾幗首相」之稱的上官婉兒,身懷稱量天下的本事,可惜她的品德不如其才華,終於招來殺身之禍。婉兒先依附專橫的武氏一族,武則天被迫退位後病死,又和韋后、安樂公主計畫謀反,結黨納賄。婉兒姨媽的兒子王昱告誡說:「武氏得志,但唐室最終會中興,這是天命所在,不可心存僥倖。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雖趁機而起,天下知其必敗,如今婉兒為皇上所寵信,卻依附武三思,將遭滅族之禍啊!」鄭氏以此指責婉兒,婉兒不聽。武三思被殺後,臨淄王(唐玄宗李隆基)起兵,韋后、安樂公主、婉兒也被誅殺。
楊貴妃有美貌,婉兒有才學,可是其所作所為令人不齒,雖然盛極一時,但都不能保有富貴榮華。可見有德才是根本,才能保有天命哪!
——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