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侵門踏戶鑽石油 學者:未阻攔將常態侵蝕主權

圖為中海油的海上平台。(網路擷圖)
圖為中海油的海上平台。(網路擷圖)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美國智庫透露,中共在距離台灣東沙群島限制水域僅約48公里處,強設鑽井平台。對此,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表示,這種未經台灣同意利用探勘自然資源的入侵手法,是中共海上灰色地帶行動的典型案例,若台灣未強力阻攔,將持續常態化侵蝕台灣主權。

美國詹姆士敦基金會智庫(The Jamestown Foundation)2日披露,中共對台灣的灰帶侵擾已擴展到油氣探勘活動,由中國國企「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擁有包括七個鑽井結構、三個浮式生產儲存和卸載船以及兩個半潛式鑽井平台,全都位於台灣靠近東沙群島的專屬經濟區內。

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委任副研究員林超倫撰文表示,中共部署這些油氣探勘裝備的目的,是其多面向行動的一部分,意在削弱台灣的主權,其中均包含運用法律戰、認知戰與軍民融合戰略之效用。

在法律戰方面,林超倫表示,中共透過在台灣的專屬經濟區內進行活動,表示拒絕台灣的管轄權,推進領土主張。另在認知戰方面,則在不引發公開衝突的情況下,以商業活動為幌子,逐步改變現狀,若台灣未提出抗議或強力阻攔,將持續常態化侵蝕台灣主權。

至於軍民融合戰略方面,林超倫說,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海上平台具有「雙重用途」。例如,這些平台可以加裝各種感測器(水面搜索雷達、光電、訊號情報和聲學感測裝置),增強對東沙群島及整個台灣西南海域的監控,甚至必要時可加裝適用的武器系統(如火砲),以作為「軍民融合」戰略之實現。

至於台灣應該要有哪些反制因應作為?林超倫認為,在政治外交層面,可加強國際串連,與同受中共類似威脅的國家,共同合作發聲應對,亦是反制中共認知戰與法律戰之重要作為。

他表示,整合海上監控與預警情資方面,可加強運用衛星、海空偵巡與情資交換等方式,完整蒐集中共「軍民融合」船隻在重疊海域活動的證據(位置、時間、活動內容),並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論述,說明我方在該海域的合法權利,以及對方行動的違法性。

林超倫觀察,中共在台灣專屬經濟區之活動,不只油氣探勘以及設立相關設施,在東沙環礁外圍,經常發現中共民兵船藉由捕魚之名,從事其他不法行徑(如水文勘測等戰場經營活動),海警船亦經常隨附在側,掩護其民兵船行動。我國未來更應強化派艦巡邏與監控,在避免衝突升級的前提下,落實彰顯我方管轄權。◇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