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2號線明年完工 將優化標誌標線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5日表示,7部自行車標誌標線的宣導影片已在網站、旅遊服務中心播放。(記者莊璦筠/攝影)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5日表示,7部自行車標誌標線的宣導影片已在網站、旅遊服務中心播放。(記者莊璦筠/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單車旅遊蔚為風潮,交通部設置環島1號線等自行車路線,目前有部分標誌牌面或標線型式錯誤、位置不適當等問題。交通部運輸研究所5日表示,將推動識別系統一致性並持續優化及檢視老舊標誌。預計2026年底完成環島2號線建置,主打深度旅遊。

交通部於2024年底完成自行車環島1號線及25條環支線、16條多元型態自行車路線,並建置13條自行車串聯路線,但部分規劃設計單位偶有不諳設置原則,導致出現標誌牌面內容錯誤、標線型式錯誤或位置不適當等問題。

運研所副所長蘇振維表示,運研所已將各類自行車路線標誌標線的規範與布設原則彙整成自行車環島路線(含替代路線)及多元路線標誌標線設置原則,並完成7部宣導影片,在相關網站、旅遊服務中心等播放。

運研所工程師鄭嘉盈表示,為推動識別系統一致性,後續將舉辦北、中、南、東共四場說明會,讓自行車路線權責單位熟悉各類型自行車標誌標線的設置原則,並持續協助地方政府改善標誌標線,也會優化及檢視環島1號線的老舊標誌。

交通部規劃推出第二條環島自行車道,環島2號線全長大約1,019公里,比環島1號線更長,將整併25條環支線,利用鄉間小路、鐵道等比較優美且車流量小的路線,讓騎士深入台灣各地,預計2026年底完成。未來也會要求權責單位在設計階段提出資料並逐一檢核,確保識別系統的一致性。

蘇振維表示,有許多民眾詢問,騎自行車到底要看車行號誌或是人行號誌?自行車就是車,屬於慢車,騎乘時應該要看車行號誌而不是人行號誌,這是比較容易判斷的標準。◇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