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漲衝擊藥品供應 藥界憂「有醫無藥」

台灣基層藥師協會表示,電價調漲衝擊藥品製造,恐使供應陷入困境。圖為台電電塔。(記者宋碧龍/攝影)
台灣基層藥師協會表示,電價調漲衝擊藥品製造,恐使供應陷入困境。圖為台電電塔。(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9月將審議電價、基本工資,備受外界關注,台灣基層藥師協會憂電價調漲,可能衝擊藥品製造及供應陷入困境,盼藥界能比照醫療院所「凍漲電價」,減輕藥廠營運壓力,確保藥品穩定供應,避免醫療體系「有醫無藥」的斷鏈風險。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健保藥價近年多次下調,約在5%上下,但整體物價,包括電費等都在上漲,在此之前,已陸續傳出有缺藥情形,若情況持續將造成雙重壓力,儘管目前電價漲幅仍不確定,但一來一回,若加上明年可能上調基本工資,推估藥廠營運成本屆時將增加約10%。    

沈采穎坦言,成本增加勢必會影響藥廠的獲利,「賠錢生意沒人做」她擔心這將影響藥品供應的穩定性;此外,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導致原廠藥價上漲。

她舉例,像是自費食鹽水產品,沖洗用的小支瓶裝(20ml),自今年9月1日起,就漲了兩成,這也讓基層藥師開始擔心,未來注射用的生理食鹽水是否也會缺貨?政府應通盤考量「未雨綢繆」,能夠邀請基層藥廠業者商討,了解藥廠在藥價被砍、電價上漲,及關稅三重壓力下,會遇到的營運問題,及早因應。

又如人工淚液藥品「淚然點眼液」日前退出健保市場後,曾因原料短缺等因素,導致缺貨長達一年半以上,直到最近一兩個月才稍微緩解,恢復供應,盼政府能從過去的教訓中學習,若情況持續惡化,一些無利潤的藥品,藥廠可能就會停止生產。

沈采穎建議,政府應針對藥證數量少於五張的藥品,以及市占率三成以上的藥品,盡速盤點確保存量。由於諸多不確定因素,唯有透過凍漲製藥產業電價,才能有效減輕藥廠營運壓力,確保藥品穩定供應。◇

延伸閱讀
台電累虧4514億 盼政府撥補
2025年06月27日 | 2個月前
經長:日韓歐談判成變數
2025年06月22日 | 2個月前
中國多省電價暴跌 專家析4大主因
2025年06月10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