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新創基地吸引近400億投資

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自2018年成立以來成果豐碩,至今成功培育1,069家新創團隊,吸引國內外投資近新台幣400億元。國科會29日表示,今年起將強化「企業出題、新創解題」模式,深化大廠與新創的合作,未來將從無人機、智慧系統擴大至AI機器人等領域。
國科會29日公布「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階段性成果,副主委蘇振綱致詞時表示,國科會扮演著如同鵲橋般的平台角色,一手促進前瞻科研,另一手連結「鵲橋」角色,將前瞻科研與科學園區,希望連結,讓科研成果能實際落地成為產業。他強調,透過活絡資金、與鼓勵創業與提高成功率三大策略,可望帶動百工百各行各業的智慧應用發展。
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長林德生指出,TTA成立6年以來,已培育1,069千家新創,其中13家成功上市、上櫃或創櫃,涵蓋AI、半導體、綠能及醫療科技等領域。在引進11家櫃。在國際級加速器進駐輔導下,共吸引了396億元的投資。林德生說,為協助新創跨越「死亡之谷」,TTA今年的重點策略是強化企業與新創的鏈結,讓新創能早期確認市場方向。
林德生表示,今年以無人機與智慧系統為主題,已成功媒合10案,例如微星科技與新創公司奧榮的合作,雙方不僅共同開發無人機,更將其將無人機技術應用於微星既有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發展出室內倉儲無人載具的整合方案,創造雙贏。
在國際鏈結方面,TTA累計帶領逾1,300家次新創參與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及巴黎VivaTech等國際大展,斬獲53座國際獎項,爭取超過40億元國際訂單。其中,愛實境(iStaging)即是成功案例,該公司透過參展機會切入國際精品龍頭LVMH集團供應鏈,今年更與群創光電軟硬整合,搶攻LVMH實體通路商機,累計訂單已達5億元。
展望未來,國科會表示,除了持續推動現有領域外,明年度的發展重點將聚焦於AI與機器人,並深化半導體應用,希望能帶動智慧餐飲、智慧醫療及傳統產業的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讓台灣的新創如雨林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