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 白綠互批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23日舉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5日表示,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讓人民付出慘痛的代價,台灣已經沒有時間蹉跎;民進黨發言人戴瑋姍說,對於核電議題民進黨秉持三個原則,為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程序上則是兩個必須。
民眾黨在新北市議會前廣場舉行「公投大車掃」記者會。黃國昌指出,把這個重要的議題再次交給台灣人民決定,讓政府傾聽民意,相信這應該是全體台灣人民最大的公約數。
黃國昌日前在核三意見發表會上提到「深孔地質處置」(DBD)是用鑽井技術將高階核廢料直接注入地表下3到5公里深的結晶岩層,利用天然地質屏障進行長期隔離,降低人為入侵的可能性。
不過,政治評論員吳崑玉發文稱,「往下打3至5公里埋核廢料?大屯山岩漿庫距地表也不過8公里!蔥爆台北」。黃國昌表示,歐洲相關組織已有非常多的研究,面對能源政策,務實、理性、科學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
賴清德日前說安全是科學問題,不是公投能夠解決。不過黃國昌表示,民進黨的第一個公投題目是核四;戴瑋姍表示,總統賴清德立場始終如一,2018年核四「不同意」、2025年核三仍「不同意」,以安全為最高原則。
戴瑋姍強調,民進黨秉持三個原則,以及程序上「兩個必須」,一、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辦法;二、台電必須依照核安會訂定的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評估有無重啟的安全條件、重啟的期程與成本。
下週考察核三 立委批忽視民意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下週三將考察核三延役整備,對此,立委徐富癸、鍾佳濱、伍麗華15日舉行記者會呼籲,8月23日的公投是民意的重要表達,應等公投結果出爐後再議,避免核安淪為政治籌碼。
徐富癸表示,核三延役並非單純的能源與科學議題,而是攸關民意與核安的重大決策;鍾佳濱表示,核三考察是巧立場景、混淆視聽,設計假象炮製民意,屏東多年配合能源轉型,不應再次負擔核電的外部成本。
伍麗華表示,此舉缺乏與地方充分溝通,未顧及長期承受核廢料存放壓力的恆春居民權益,核安議題應尊重民意與族群意見,避免倉促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