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將退市 留巨大債務黑洞

中國恒大曾是中國第一房企,如今正式進入清盤程序,留下巨大債務。(記者余鋼/攝影)
中國恒大曾是中國第一房企,如今正式進入清盤程序,留下巨大債務。(記者余鋼/攝影)

【記者李清源、夏雨、劉毅/綜合報導】

8月12日晚間,一直處於停牌狀態的中國恒大突然發布公告,將在8月25日從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正式除牌退市。

中國恒大公告說,由於公司未能滿足港交所的復牌指引,且股票於2025年7月28日前未能恢復買賣,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決定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規定,取消其上市地位。

中國恒大曾是中國第一房企、世界500大企業,創辦人許家印一度成為中國首富。但自從中共官方2020年對房企設下「三道紅線」規範後,恒大2021年9月開始爆雷。據恒大2023年中期報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總負債高達2.39兆元(人民幣,下同),而總資產卻僅為1.74兆元,資不抵債刷新中國企業紀錄。

恒大在2023年8月正式復牌,但股價一瀉千里,截至2024年1月29日停牌時股價僅0.16港元,總市值約21.52億港元。2023年9月28日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被逮捕。2024年1月29日,恒大被香港高等法院頒布清盤令,正式進入清盤程序,成為港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清盤案件。

500億套現與資產轉移

恒大債務雖然高,但許家印及其前妻丁玉梅收穫卻頗為驚人。據金融資訊平台「金融界」報導,該公司幾乎每年都進行大比例分紅,總額近700億元。其中大部分流入許家印及其「朋友們」的口袋,金額接近540億元。僅從2011年起,許家印個人就透過分紅套現了499.81億元。

中國恒大曾是中國第一房企,如今正式進入清盤程序,留下巨大債務。圖為武漢一處恒大建築。中國恒大曾是中國第一房企,如今正式進入清盤程序,留下巨大債務。圖為武漢一處恒大建築。(Getty Images)

2023年8月,恒大發布公告稱丁玉梅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聯人士的第三方」,外界質疑此舉為「技術性離婚」以切割債務。據胡潤研究院2019年10月發布的「2019胡潤女企業家榜」顯示,丁玉梅一度以170億元財富排名第26。近期,彭博社爆料許家印前妻丁玉梅在恒大爆雷後,仍斥巨資在英國倫敦購買豪華公寓。

中國大微、自媒體人「劉小田—地產大爆炸」8月12日對此表示,恒大退市對投資者來說血本無歸幾乎是板上釘釘,股票退市後流動性消失,想賣都沒地方賣;對債權人來說,恒大的融資平台失效,債務重組談判籌碼更少;對行業來說,這是一次強烈的警示:資本市場容忍不了無期限的等待;而恒大的業主、員工、理財客戶、供應商與合作方,都成了恒大退市的犧牲者和買單人。

中國房地產崩潰的縮影

恒大退市之際,清算人仔細審查了帳簿,發現該集團債務負擔目前約為3,500億港元(約3,191億元人民幣),清算人給出嚴厲評估,認為恒大完成全面重組的可能性「遙不可及」。

彭博社8月13日報導,中國光大證券國際策略師伍禮賢(Kenny Ng)表示,「這對中國房地產行業來說是一個象徵性的時刻。」此次股價暴跌「必將給所有市場投資者留下深刻記憶」。

中共在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期間實施清零政策,重創中國經濟。儘管政府頒布刺激措施,但今年房地產銷售依然低迷。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的數據顯示,中國百強房企的新房銷售量連續兩個月下降幅度已超過20%,表明自2024年9月以來的刺激經濟效應正在消退。6月新房價格較上個月下跌0.27%,為8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8月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整體房地產市場的中期風險仍偏高,各線城市銷售的分化現象料將持續,且可能進一步擴大。惠譽認為,上半年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復甦屬暫時性,後續發展將取決於宏觀經濟、就業市場及居民收入前景。隨著美國加徵關稅衝擊中國出口,中國經濟增長將會放緩,或影響房地產復甦的可持續性。中期而言,惠譽認為中國房地產仍面臨人口老化、住宅可負擔性低,以及大量庫存等結構性挑戰,對二、三線城市的衝擊尤為明顯。◇

延伸閱讀
股市交易降溫 證交稅連5黑
2025年08月12日 | 5天前
華南城遭清盤 淪「恒大第二」
2025年08月12日 | 6天前
整頓首都 川普宣布接管華府警局
2025年08月12日 | 6天前
指蘋果偏袒OpenAI 馬斯克將提告
2025年08月12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