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城遭清盤 淪「恒大第二」

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週一(8月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盤(指公司的生產運作停止,所有資產在短期內出售),這是繼恒大以來,中國最大的房企清盤案(以資產規模計算)。值得關注的是,3年前深圳國資委直屬的深圳特區建發集團入主華南城,成為單一最大股東,但仍未能挽救華南城破產的命運。
8月11日,港交所公告稱,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已於當日上午10時55分起暫停買賣。停牌前,股價報0.107港元每股,跌1.83%,市值12.24億港元。同日,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宣布非執行董事馮星航辭任,該變動自2025年8月10日起生效。
此前,香港高等法院5月19日下令將華南城的清盤呈請聆訊押後至2025年8月11日。該清盤呈請由債權人花旗國際提出,原因是華南城未能償還2024年4月到期的約3.06億美元欠款。此前華南城經過數月談判,但其重組方案仍未能獲得債權人足夠支持。
淨利潤虧損加上借款違約 華南城負債約609億港元
據華南城公布,2024年該公司面臨上市以來的首次大額虧損,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虧損近90億港元,還有157.42億港元的借款已違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約0.4億港元。公司總負債約609億港元。
與恒大一樣,華南城的清盤也面臨執行難的問題。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安德魯‧陳(Andrew Cha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可能沒有太多的離岸資產可供清算」,因為該公司的大多數主要子公司都在中國大陸註冊成立。
Creditsights Singapore亞洲戰略主管曾竹君(Zerlina Zeng)表示,該公司規模龐大,清算過程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她補充道:「由於其最大國有企業股東深圳特區建發集團提供的額外財務支持有限,我們預計其美元債券的復甦前景不佳。」
華南城最大股東特區建發集團 由深圳市國資委全資持股
目前,華南城的最大股東是中國政府。據港交所資料和2024年年報顯示,華南城創辦人鄭松興在7月底持有公司19.54%股權,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區建發集團」)持有29.28%股權,為華南城單一最大股東。而特區建發集團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於2011年8月成立的市屬綜合性投融資平台公司,註冊資本344.02億元人民幣,由深圳市國資委全資持股。
路透社2024年2月23日引述四名匿名消息人士報導,由於特區建發集團向華南城提供「維好協議」,母公司承諾為債券發行的子公司提供流動性支持,這是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債時的增信手段,投資人也認為該協議代表了國企信用;因此華南城的債權人組成小組,打算向香港法院起訴特區建發集團,要求償還債務。
近3成中國房地產公司 債務重組後又再次違約
華南城陷困境只是冰山一角。據投資平台FSMOne Hong Kong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已有超過1,400億美元(占比超過70%)的中國房地產美元債券違約,其中大部分仍處於不同程度的重組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很多中國房企經過債務重組之後又再度違約。據標普全球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企業違約綜述2025」,2020年以來的違約境內債券中,接近1/3(30%)經過重組之後又再度違約。不確定的宏觀前景和持續的超預期的房地產危機,在2023年推高了再違約數量,並在2024年使眾多重組案陷入停滯。美國加徵關稅則放大了這種不確定性。
此次清算令表明,持續多年的中國房地產危機仍在衝擊著房地產行業的昔日巨頭。彭博社文章分析說,儘管政府努力提振低迷的房地產行業,但房屋銷售依然疲軟,短期內復甦的可能性不大。就連曾預測中國房地產行業將復甦的瑞銀集團,現在也預計,除非中共政府頒布更多刺激措施,否則復甦將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