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傳承部落傳統 靈媒文化開課

在部落大小祭儀中,靈媒(pulingaw)扮演族人與祖靈之間的橋梁,受到時代變遷與外來宗教影響,部落傳統信仰、靈媒制度面臨挑戰,出身於春日鄉靈媒家族的翁玉華,從協助靈媒母親開班授課到自己成為部落大學講師,推廣靈媒文化不遺餘力。
屏東縣力里系部落去年舉辦五年一度的人神盟約祭(maljeveq),善靈駐守部落庇佑族人一年,今年即將迎來送靈祭(pusaw),恭送善靈回歸靈界。
縣府原住民處表示,全臺僅剩不到10個部落仍依排灣族傳統進行人神盟約祭,部落大學依族群規劃在地課程,講師翁玉華開設「是結束也是開始-力里系部落送靈祭禮俗」課程。
靈媒文化推手——翁玉華
翁玉華的母親翁菊治,在世時為力里系的主祭靈媒,生前行巫約50年,習俗規定靈媒隔代遺傳,翁玉華雖然不是靈媒,但從小陪伴母親執行各項靈媒工作,成為靈媒文化重要的幕後推手。
「我只是一個推動者」翁玉華說,靈媒有所謂的師父,不過師徒間多以口傳記憶,有感於靈媒面臨斷層危機,她帶著錄音機、攝影機到祭場,記錄下祭詞、進行方式與其文化意涵,將母親抄寫的片假名轉為羅馬拼音,用書寫系統建立起繁複的歲時祭儀程序。
排灣族力里系maljeveq今年登錄屏東縣民俗類文化資產,力里系包括力里與歸崇部落,共有12位靈媒,靈媒人數比其他鄉鎮都多。翁玉華表示,人神盟約祭與送靈祭是排灣族唯二供奉祖靈的祭典,傳統領袖、祭司、靈媒、族人各司其職,部落組織的完整攸關祭儀文化的延續。
《靈媒與她們的產地》特展
屏東縣政府舉辦《靈媒與她們的產地》特展,揭開原住民部落古老信仰的神祕面紗,蒐羅縣內40多位靈媒的真實故事,呈現臺灣原民「泛靈信仰」,以及祭儀中靈媒的重要角色。
本特展期能引領大眾深入部落,跟著神聖又古老的神的代理人,走入原民文化的靈性世界,透過在地視角,探索這部流傳千百年的部落靈學,即日起至10月26日在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原民館展出,也同步在「開放博物館」數位策展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