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團隊破解 果蠅大腦嗅覺密碼

國立清華大學跨領域研究團隊破解果蠅大腦嗅覺密碼,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前緣》。左起為腦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馮冠霖、系神所博士生陳瑞煌、系神所博士生強敬哲、系神所羅中泉教授、腦科學研究中心江安世主任與物理所碩士鄭力珊。(國立清華大學提供)
國立清華大學跨領域研究團隊破解果蠅大腦嗅覺密碼,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前緣》。左起為腦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馮冠霖、系神所博士生陳瑞煌、系神所博士生強敬哲、系神所羅中泉教授、腦科學研究中心江安世主任與物理所碩士鄭力珊。(國立清華大學提供)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國立清華大學組成跨領域團隊,發現果蠅的腦神經混合「隨機」與「有序」特性的連結運算機制,可幫助果蠅在複雜的環境中做出選擇。該研究成果不僅揭開昆蟲大腦的神經運算機制,也為未來腦科學與人工智慧(AI)的交叉應用開啟新方向。

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安世與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羅中泉、物理系特聘研究講座教授李定國組成跨領域團隊,最近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

江安世表示,果蠅大腦結構中央的蘑菇體,是昆蟲處理感官訊息及學習記憶的重要樞紐,能把外界各種訊息整合起來,幫助果蠅在複雜環境中做出選擇,比如避開危險、找到食物、尋找伴侶等。

研究發現,果蠅大腦透過「混合型」神經網路來傳遞嗅覺訊息。研究發現,果蠅大腦透過「混合型」神經網路來傳遞嗅覺訊息。(國立清華大學提供)

江安世指出,果蠅的嗅覺神經元與中樞神經元連結為「既有隨機也有固定」的混合模式,特定神經群聚有明確的偏好連結對象,兼顧嗅覺辨識的敏銳性與多樣性。

此外,江安世表示,這項研究發現不僅釐清大腦如何分散與集中處理訊息的祕密,也可望為治療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提供新的線索,並啟發AI神經網路的設計與應用。

清大表示,這項研究由清大腦科學研究中心主導,與中國醫藥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Kavli腦與心智研究所合作完成,並獲得教育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彭健雄教育與公益基金會共同支持。◇

果蠅大腦神經連結研究論文第一作者清華大學物理所碩士鄭力珊(右)與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強敬哲。果蠅大腦神經連結研究論文第一作者清華大學物理所碩士鄭力珊(右)與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強敬哲。(國立清華大學提供)
國立清華大學跨領域研究團隊破解果蠅大腦嗅覺密碼,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前緣》。國立清華大學跨領域研究團隊破解果蠅大腦嗅覺密碼,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前緣》。(國立清華大學提供)
延伸閱讀
俄核潛艇基地 疑遭海嘯破壞
2025年08月03日 | 1個月前
MLB/單局猛灌5分 太空人捕魚止敗
2025年08月05日 | 1個月前
四川女孩遭霸凌 爆警民衝突
2025年08月05日 | 1個月前
英智庫:中共要留學生監視同學
2025年08月05日 | 1個月前
義大利成衣重鎮 淪中國黑幫火拼戰場
2025年08月05日 | 1個月前
美聯準會官員:今年或降息2次以上
2025年08月05日 | 1個月前
850萬國人患三高 健保支出占4成
2025年08月05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