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TikTok使用者更親共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2日舉辦論壇,台灣民主實驗室研究員Eric Hsu演講分享,在中共統戰台灣的行動中,有關TikTok(抖音海外版)平台在台灣社會的角色及作用。調查發現,常使用TikTok會改變認知、變得更親共。
Eric提到,台灣民主實驗室做了兩份研究,針對「2025年TikTok抖音台灣青少年使用者調查」和「TikTok台灣用戶全國量化調查」,共發了兩份報告,包括〈2025 TikTok抖音使用者調查 全國網調數據公告〉及〈抖要抖去何方?——活躍使用TikTok對台灣民主政治的認知重構〉。
使用者缺乏對中共威脅敏感度
有關TikTok台灣青少年使用者調查部分,參與者為16名曾有TikTok或抖音使用習慣的高中生,含女性14名、男性2名。Eric指出,他們發現TikTok會在推播很多娛樂內容之後,連續性的一次推播兩到三則政治性內容給青少年使用者。很多是講發生戰爭、兩岸一家親、台灣特定政黨貪腐、國會很混亂之類的內容。
受訪者認為,中共政府很有行政效率,但並不民主;中共政府控制資訊流通的自由,並且是個威權政府,但為了管理這麼龐大的國家,中共的治理方式可能是必要的。
Eric說,TikTok使用者認為,即便統一,可能對一般老百姓不會有太多影響;戰爭很可怕,會擔心親友安危,可能會選擇投降。Eric還說,這源自於他們缺乏對中共威脅整體清晰的看法,也缺乏對中共威脅的敏感度及抵抗意志,令人擔憂;此外,青少年普遍反對封禁TikTok。
短影音敘事 建構「認知偏見」
有關TikTok台灣使用者全國量化調查部分,Eric說,他們發現活躍使用者,從社群平台上的KOL(網紅)或粉專、特定政治人物本人等來源獲取政治與公共議題觀點的比率顯著偏高,對他們的信賴度也偏高。
Eric表示,「最支持的政黨」選項中,民進黨皆為TikTok活躍與非活躍使用者中支持比率最高的政黨,分別為20.9%與26.1%,且活躍使用者的民進黨支持比率明顯較低;值得注意的是,活躍使用者中選擇台灣民眾黨為最支持政黨的比率明顯較高,達11.6%,顯著高於非TikTok活躍使用者的6.4%。
據〈2025TikTok抖音使用者調查 全國網調數據公告〉提醒,TikTok所推動的短影音形式資訊載體,已顯著改變大眾的資訊消費習慣;更具體的說,碎片化且快速密集的資訊推播樣態,也強化了資訊操弄手法,如陰謀論敘事的傳播,讓透過「敘事」來建構的「認知偏見」更加潛移默化的對受眾帶來影響。
至於〈抖要抖去何方?——活躍使用TikTok對台灣民主政治的認知重構〉報告。Eric說,他們發現活躍使用TikTok,可能讓使用者更加有親共立場,顯示TikTok對改變政治態度是有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