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紅海危機成隱憂 星展揭示三大企業求生術

星展銀行(DBS)最新發布的〈新局勢,新機運〉全球調查報告指出,為應對美國關稅及紅海危機等挑戰,企業財務長的策略優先順序發生轉變,其中「數據導向的財務洞察」、「流動性與外匯管理」以及「提升營運資金效率」,已成為未來五年企業駕馭變局、鞏固競爭力的三大核心支柱。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動盪加劇,企業生存與發展高度仰賴財務策略的韌性與前瞻性。星展銀表示,高達74%的財務主管正積極尋求更先進的數據視覺化與安全監控工具,在市場前景混沌不明時,企業亟需快速釐清情勢、預判潛在風險,才能做出穩健現金流預測與更前瞻的資本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流動性與外匯管理也一舉躍升為企業關注的第二關鍵位置,主因美國關稅政策、匯率波動,都會引發市場波動及前期成本遽增壓力。調查指出,逾半數受訪企業正探索創新作法,包括建立整合型支付系統以簡化金流,利用區塊鏈技術增加交易透明度與安全性,以及設立區域財資中心、優化外匯風險對沖等策略,建構更堅實的財務防火牆。
報告強調,企業如何提升營運資金效率,也是當前環境的一大重點,有高達69%受訪企業表示,正評估運用生成式AI等技術,改善傳統的庫存管理預測模型,以縮短過長的應收帳款週期、極大化資金週轉效率與現金轉換能力,確保企業在面對外部衝擊時,保有充足營運動能。
星展銀分析,台灣企業正處於多重挑戰的風暴中心,尤其美國為台灣主要貿易夥伴之一,預估關稅上調將使台灣對美出口減少超過2成。另一方面,紅海危機引發主要航運商繞道好望角,直接推升了運輸費用並導致貨期延誤,進一步衝擊供應鏈的穩定性與成本結構。
不過,雖然外部挑戰重重,台灣在全球科技與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核心地位依然穩固。報告顯示,面對貿易緊張與關稅不確定性,台灣的財務決策者正加速海外布局,特別是擴展至東南亞與歐洲市場,以分散供應鏈,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