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高齡化挑戰 教團籲改革家庭照顧假

立法院會7月22日通過附帶決議,請銓敘部於3個月內放寬公務人員申請育嬰孫假的留職停薪事由,以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23日呼籲,政府應建立完整的「家庭照顧假津貼制度」,包含將長照假、侍親假、育孫假等明文入法,讓照顧責任不再是家庭孤軍奮戰。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表示,許多教師在教學崗位上認真奉獻,在家庭中則需日夜照顧年邁父母或協助子女照顧孫輩,但目前教育部、勞動部對於是否訂定為「有薪假」仍持保留態度,僅表示有照顧需求者,可先請「家庭照顧假」或「事假」因應。
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與《教師請假規則》,目前家庭照顧假每年僅7天,林蕙蓉說,併入事假總額,天數嚴重不足,超過者不僅無薪,還需自行找代課或學校另聘代理教師,導致勞力與經濟雙重壓力,不管7天或14天,對於許多教師而言均嫌天數不足,故有「長照假」需求,更需要「有薪長照假」。
目前「育嬰留職停薪」制度下,公教人員育嬰假前六個月有相當於六成本俸的津貼,有助於購買嬰兒尿布、奶粉等,但照顧老人與孫輩同樣需大量時間與費用,如成人尿布、營養品、看護等多項支出,卻完全未獲津貼補助;育嬰、孫假的相關措施應是未來「長照假」可列入的配套選項。
全教產主張,政府應建立完整的「家庭照顧假津貼制度」,讓照顧責任不再是家庭孤軍奮戰,包含將長照假、侍親假、育孫假明文入法,比照育嬰假,設立留職停薪津貼制度;放寬公教人員留職停薪適用對象與事由;制定全方位家庭照顧假政策,涵蓋育兒、育孫、長照、重病、失能等各種家庭情境。
國家除了重視「生育率」,更不能忽視已經面臨高齡化社會的「照顧壓力」。全教產強調,照顧嬰兒需要支持,照顧老人更需制度來支持,期盼政府全面補足照顧假別,設立津貼制度,實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