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爆單、店員崩潰 阿里、美團紅包戰開打

阿里巴巴與美團兩大中國網路巨頭,近日在即時零售與外賣領域激烈交鋒。圖為阿里巴巴旗下的外送平台「餓了麼」外送員。(Greg Baker/AFP)
阿里巴巴與美團兩大中國網路巨頭,近日在即時零售與外賣領域激烈交鋒。圖為阿里巴巴旗下的外送平台「餓了麼」外送員。(Greg Baker/AFP)

【記者李清源、駱亞/報導】

在中共高喊「反內捲」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賣市場卻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戰。阿里巴巴與美團兩大中國網路巨頭,近日在即時零售與外賣領域激烈交鋒,補貼力度升級至「0元購」,紅包狂灑,導致訂單量暴增、平台癱瘓、店員崩潰、外送員暴走。

「0元喝奶茶」引爆消費潮

7月5日,阿里旗下的淘寶閃購與餓了麼突然啟動「閃購日」,推出高額紅包補貼,優惠包括「滿25減21」(人民幣,下同)、「滿16減16」,用戶實際幾乎可「免費用餐」。消息一出,全網轟動,不少用戶貼出「0元喝奶茶」、「4元吃漢堡」的外賣訂單。

美團迅速還擊,升級補貼至「滿19減19」,也出現大量「0元購」優惠,當日單量突破1.2億筆,創歷史新高,甚至導致App一度癱瘓。

據《星島日報》報導,一間知名茶飲店員表示,店員人均工作14個小時,連老闆都來幫忙打包,「外賣單量是平時的5倍,做單已經趕不上出單速度。」還有奶茶店員說,「一天把半年的庫存都賣完了。」網民則稱,去自取時,「看服務員都是生無可戀的樣子。」

「美團的補貼投放是突然進行的」,外送員盧叔表示,「突然發現單量嘩啦啦的,單子深不見底。」他坦言,「平台之間的競爭,讓騎手賺到了錢,我們還是開心的。」

在這波補貼製造的消費潮中,不是人人都懷著撿便宜的心態參與其中。中國一位律師對《大紀元》表示:「我不會參加這類活動。主要就是內捲太嚴重,中國市場的常態。把市場上的對手捲死,退出競爭,再壟斷。」

餓了麼想反超美團  京東邊緣化

長期以來,美團穩居中國外賣市場霸主地位,市占率達七成以上,餓了麼則僅有兩成多。此次餓了麼突襲出招,被視為阿里集團重組後的首場實戰,背後意味深長。

6月底,阿里將餓了麼與旅遊平台飛豬併入中國電商事業群,由蔣凡統一領軍,集中決策與資源調配。此次補貼戰正是新架構下的第一步棋,反映出阿里對地方生活業務的重新布局。

阿里巴巴與美團兩大中國網路巨頭,近日在即時零售與外賣領域激烈交鋒。圖為美團外送員。阿里巴巴與美團兩大中國網路巨頭,近日在即時零售與外賣領域激烈交鋒。圖為美團外送員。(Wang Zhao/AFP)

面對中國這波現象,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說:「市場飽和與存量競爭,在經歷了高速增長期後,中國外賣市場已進入成熟階段,主要玩家(如美團和阿里旗下的餓了麼/淘寶閃購)都在爭奪有限的用戶和訂單。這種『燒錢』補貼是獲取或鞏固市占率最直接、也最激烈的方式。」

時評員高天佑在《信報財經新聞》撰文表示,這場由餓了麼與美團主導的補貼戰,最大輸家可能不是「燒錢」方,而是今年才進軍外賣市場的京東。京東曾祭出百億元補貼計畫搶市,但在雙雄正面對決中,顯得勢單力薄,既無穩固用戶基礎,也缺乏持久燒錢能力。

目前京東在補貼戰中按兵不動,未正面應戰,卻面臨艱難抉擇:「跟」,會違背中央「反內捲」方針,不跟,則可能前功盡棄,早期累積的市占率恐被瓜分。

「燒錢」至少數十億 戰火恐持續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背後總有人要付錢。據業內人士估計,餓了麼和美團這場「紅包戰」,各自「燒錢」至少數十億元。

孫國祥表示,這種模式是「燒錢」換市場,對平台的資金鏈和盈利能力構成巨大壓力。「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無限期的承受巨額虧損。一旦平台無法再維持高額補貼,或市場格局基本確定,這種模式就會趨於緩和甚至消失。」

市場觀察人士預估,此波補貼戰將延燒至9月達投資高峰,之後視政策風向與資金壓力或將出現轉折點。最終,外賣市場或重回「兩強共治」格局,京東可能被擠出主戰場。◇

延伸閱讀
709十週年 人權組織籲追責中共
2025年07月08日 | 4天前
溜馬哈里伯頓手術 2025-26整季報銷
2025年07月08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