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曝光新武器 立委籲精進電網防護

中共近日曝光「衛士-600L」飛彈,外界認為這可能是「新型石墨炸彈」,可癱瘓區域供電。對此,立委陳冠廷4日表示,共軍高調展示此類「軟殺傷」武器,其戰略意圖更側重於認知作戰與心理施壓,企圖營造台灣社會的脆弱形象,而台灣必須將電網安全視為國安的核心議題。
陳冠廷分析,根據資訊,「衛士-600L」是一款戰術飛彈,其搭載的石墨炸彈能在目標上空透過釋放子彈藥,拋撒大量導電纖維以覆蓋廣大面積,藉此造成電力設施大規模短路,但是我國軍方對關鍵設施的電力供應與備援行之有年,早已將此類風險納入考量。
陳冠廷認為,共軍的真實盤算是藉由攻擊民生電力設施,在衝突初期以相對較低的軍事成本,引發最大程度的社會民生衝擊,並配合後續的輿論操作,動搖民心士氣,達成以戰逼談、以武促統的政治目的,這是典型的非對稱、混合戰手法。所以最好的防禦就是不斷創新、超前部署,讓潛在的攻擊手段失效。
陳冠廷建議,為確保台灣優勢,應在既有基礎上,從四個面向精進台灣的防護體系:
一、硬體方面,持續推動關鍵電網節點的「氣體絕緣開關」(GIS)化或地下化,並優化電網結構,這是讓敵方攻擊效果打折的最直接方式;
二、建立更高效的快速恢復機制,籌組專業化的「斷纖清除」隊伍並預置備用組件,將任何意外造成的衝擊降至最低;
三、在備援電力上,應持續升級核心戰略設施的獨立備援系統,並擴大推動軍事營區級的「微電網」,確保極端情況下的絕對能源獨立;
四、善用環境優勢,利用石墨纖維在潮濕或雨天效能大降的特性,規劃應變演訓,化被動為主動。
最後,陳冠廷強調,台灣必須將電網安全視為國安的核心議題,透過跨部會協調,推動軍民合作的快速恢復機制與前瞻性的分散式能源布局,才能確保在任何威脅下,台灣的社會與國防體系都能維持強韌的運作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