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違背承諾 縮緊磁鐵等稀土出口

外媒週一(6月30日)報導指出,中共的出口管制已擴及至稀土與磁鐵以外的產品,只要涉及敏感詞,海關一律扣留,拒絕放行。
《金融時報》引述中國與西方業者表示,中共商務部和海關要求對未列入管制清單的產品進行額外檢查和化學檢測分析,拖延出口時程。
一名磁鐵出口商透露,只要產品名稱出現如「磁鐵」等敏感詞,海關即拒絕放行並觸發檢查,檢查可能會耗時一至兩個月。即便不在管制名單上的鈦棒與鋯管,也因與受控物質(如鈦粉)相關而遭扣留。
另一家中國公司代表表示,即使產品不含受控物質,物流公司也拒絕承運「磁鐵類貨運」,擔心貨櫃內其他貨品受影響,導致整批貨物延誤。該公司業務涵蓋磁選機、食品與半導體等領域。
作為對美國4月對等關稅的報復措施,北京自4月起開始要求對7種稀土金屬和相關磁鐵材料的出口實施許可證制度。6月10日,美中雙方表示達成協議,中方承諾加快稀土出口。
美國磁鐵製造商Dexter Magnetic Technologies的執行長斯圖普費爾(Joe Stupfel)告訴路透社,自4月以來,申請的180份許可證中只有5份獲得批准,程序冗長,準備資料與審核各需45天。
一位歐洲駐中高管說,即使企業已取得出口許可,仍因新增的檢測要求而遭更長時間延誤。他形容整體程序如「黑箱」,缺乏透明度令人沮喪。
《金融時報》也揭露,中共要求企業提供生產細節與機密客戶清單,引發數據濫用與商業機密外洩的疑慮。
路透社報導,歐洲供應商協會表示,北京發放許可證的速度有所提升,目前約60%獲准,但出口至美國、或透過第三國轉運的貨物,依然未獲優先處理。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日前表示,對中方是否會釋出稀土與磁鐵「有信心」,美方也已採取反制措施,包括扣留中方所需關鍵物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強調,中方若不釋出稀土,美方將持續維持報復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