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校園重現部落傳統家屋

青葉國小將課程與文化場域結合。(青葉國小提供)
青葉國小將課程與文化場域結合。(青葉國小提供)

文/記者簡惠敏

屏東縣春日鄉古華國小建造全臺校園內首座南排灣族傳統家屋「龜甲屋」。此外,三地門鄉青葉國小由點形成面打造民族實驗教育基地,將課程結合文化學習場域,讓學生沉浸式學習,從小扎根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

屋頂形似烏龜背殼的龜甲屋,使用石頭、木頭、竹子、茅草等材料建構,屋內散發淡淡茅草香氣,今年5月啟用,讓師生在此進行沉浸式教學。學生參與排灣族傳統家屋建造過程,孩童覺得家屋就像第二個家,學會尊重與珍惜文化,也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更有自信。

古華國小校長郭鴻明表示,古華社區源自於率芒溪、草山溪、枋山溪源頭區域的古老部落,自己曾跟著部落青年花上兩天的時間回到舊部落尋根,看見祖先居住遺址與地基保留完整,有使命要把傳統家屋搬下山,「要讓孩子比在市區讀書的孩子,更知道自己的文化、知道我是誰。」

古華國小龜甲屋。(古華國小提供)古華國小龜甲屋。(古華國小提供)

古華國小在傳統家屋內進行民族課程。(古華國小提供)古華國小在傳統家屋內進行民族課程。(古華國小提供)

青葉國小打造民族實驗教育基地

三地門鄉青葉國小石板屋內燒起柴火,燃起煙重現部落家屋的味道,該校以石板屋為中心,陸續完成冶鐵屋、織布屋、穀倉、芋頭窯、呼喊臺,今年鋪設石板步道、新建魯凱族休息站等,配合學校12主題實驗課程復刻族人在部落的生活、族語、歌謠,讓孩子們在實境空間中沉浸學習。

青葉國小主任羅曉婷表示,青葉是個僅僅80幾歲的魯凱部落,日治時期從霧臺少數部落搬遷而來,年輕一輩缺少舊部落生活經驗。

校園內原有一間石板屋,考量石板屋通常有附屬建築或空間,教師回霧臺鄉田調後在校園打造男人工作的「冶鍛屋」與女人工作的「織布屋」,完成校園中少見部落家屋型態,讓孩子們發現祖先生活智慧,傳承魯凱文化,成為真正的青葉魯凱族人。◇

青葉國小以石板屋為中心打造傳統建築群。(青葉國小提供)青葉國小以石板屋為中心打造傳統建築群。(青葉國小提供)

延伸閱讀
屏東|金黃搖曳 親子割稻趣
2025年06月22日 | 20天前
2025屏東馬拉松開放報名 12/14日開跑
2025年06月25日 | 1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