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更靈活 冷卻時間縮短至5分鐘

近年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劇烈,金管會最新宣布,將參酌國際作法、規劃期交所調整3階段漲跌幅機制,未來冷卻時間將從現行10分鐘縮短至5分鐘,以提升商品價格反應速度,預計自今年6月23日起實施。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台灣期貨市場1998年推出第一個期貨商品台股期貨後,逐步發展國內外股價指數類、商品類、個股類及匯率類等多元化期貨商品。
為兼顧價格穩定及反應效率,黃厚銘說,期交所自2016年6月起實施3階段漲跌幅機制,讓目前上市的國外股價指數期貨、匯率期貨、選擇權等商品觸及漲跌幅限制時,進入10分鐘冷卻時間,有助於降低波動度,讓交易人再次思考價格合理性。
黃厚銘指出,金管會參考韓國、新加坡等主要期貨交易所,冷卻時間多在5分鐘內,因此,針對適用3階段漲跌幅機制的商品,金管會規劃將冷卻時間從現行10分鐘縮短為5分鐘,以提升價格反應速度。
不過,考量現行期交所的「布蘭特原油期貨」觸及3階段漲跌幅次數較多,黃厚銘表示,將適度調整布蘭特原油期貨第1、2階段漲跌幅限制,由現行±5%、±10%放寬為±7%、±13%,以快速反應國際油價市況;至於第3階段仍維持±20%漲跌幅不變。
金管會指出,調整預計在今年6月23日起實施,已責請期交所積極辦理電腦系統測試及市場宣導等後續事宜,並提醒交易人注意相關交易機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