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醫談養生】糖尿病晚期上熱下寒

糖尿病到了晚期,看似沒希望,中醫還是能見招拆招。(Shutterstock)
糖尿病到了晚期,看似沒希望,中醫還是能見招拆招。(Shutterstock)

文/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傷寒論》原文:「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這可以說是治療糖尿病的主方,治療糖尿病就是要生津止渴,還可配上栝蔞根、石斛等能生津液的中藥。

糖尿病初期若用「白虎加參湯」,消渴症很快就好了,初期糖友往往治療幾次就可得到極大改善,甚至血糖就正常了。

但,有人糖尿病多年,降血糖藥物控制不良,於是開始打針控血糖,幾年後劑量越用越重,還產生併發症,腳上產生破洞,腳趾頭不能彎,不知如何是好?

糖尿病腎病變引起腎衰竭

糖尿病久了出現一種情況,叫作「上熱下寒」,上半身陽氣偏盛,而下半身陽氣偏衰,導致上半身出現熱象,下半身出寒象、腳冷冰;如果腳受傷傷口難癒,趾頭發黑。

另外,腎臟長期過濾血糖濃度高的血液,腎臟開始衰竭,感到噁心眩暈。原理是「胃為腎之關」,器官從上到下:肺-胃-腎。人體肺氣會下降,當腎功能差,腎寒,肺部下導熱氣被寒堵塞,無法入腎,就會回流阻滯在胃,使胃不適、發嘔,所以腎衰竭病人洗腎前,會先出現強烈眩暈、嘔吐症狀,飲食無法入胃,一吃就吐。

糖尿病惡化後,走路走不動,需要坐輪椅,然後越來越胖,胃口還很好。因為糖尿病到後期,就到了厥陰症,屬「寒熱夾雜」,到這個階段,中醫還是能治!

方法是先用石膏退胃火,石膏是大寒藥,而且要大劑量的用,因石膏是白虎,輕用達不到效果;但人體下部是寒的,所以用炮附子,炮附子是大熱藥,既可固腎陽,又可固表,這就是「寒熱併用」概念。

其實,許多疾病到後期都是「上熱下寒」,如紅斑性狼瘡、血癌等,因為末期表現為厥陰症,厥陰就是寒熱錯雜的階段,都需要寒熱藥併用。

鄧醫理路:見招拆招

● 右腳已不能走路➜要配合「去杖湯」,走路不用拐杖,芍藥甘草兩味藥,讓血流增加,腳能走路。

● 實在沒力氣、心臟無力,病人氣息奄奄➜用溫心陽方法起死回生,就是加上生附子;再加桂枝,把心臟的熱導到下肢去。

● 腳傷口難癒➜
用三七、丹皮、桃仁收口。

● 尿毒侵入心臟➜苦入心,用黃芩、黃連解毒。如有嘔吐,再加半夏、生薑、乾薑,開脾胃止嘔。

● 有水腫現象➜添加白朮、茯苓,代謝水液;小便不順,就再加細辛,利尿、溫化腎臟。

❝ 糖尿病到了晚期,看似沒希望,只有等死的分了!這時,中醫還是能見招拆招。上面只是舉些例子,表示還是能救病人的性命於萬一。❞ ◇

延伸閱讀
嘉縣|復育油菊 小朋友種樹苗
2025年05月15日 | 4個月前
台商赴美潮 卓揆籲布局全球根留台灣
2025年06月10日 | 3個月前
史哲掌高鐵 鄭光遠轉任臺鐵
2025年06月10日 | 3個月前
寮國孔子學院學生 傳畢業做電詐
2025年06月10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