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調整忠誠查核 3方面補漏

共諜案頻傳,甚至有中央部會機敏單位人員涉案,引發國家安全疑慮。行政院調整公務員忠誠安全查核作業範圍,法務部調查局8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將從範圍、內容、頻次三方面做調整,希望能在兩週內上路。
日前的共諜案引發各界關注,包含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任外交部長時的助理何仁傑等人。近日更傳出前衛福部健保署主祕葉逢明,自2009年至2022年間,涉嫌盜賣台灣政府高層、11名情治單位、中科院人員的機密個資給中國,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為強化國安機制,行政院長卓榮泰於上週指示,應檢視公務員忠誠查核措施是否有精進或未落實執行的問題。
法務部調查局副局長孫承一8日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涉及國家安全及重大國家利益的公務員特殊查核,是採取正面表列的方式,共計1,328個職務需經過特殊查核。
3方面改進 2週內上路
針對特殊查核漏洞,法務部提出三方面改進方案:孫承一表示,首先是查核範圍,目前針對1,328個職務,的確有些職務不在查核範圍內,可是又涉及國家安全或重大國家利益,經統整增列,各部會幕僚長以上的人員,及相關機要聘僱人員,預計會增加1,008位。
第二是查核內容。孫承一表示,例如納入財務、親密互動狀況;第三為頻次。過往只在任用前查核一次,任用期間並未進一步查核。
孫承一表示,目前的進度差不多到達成熟的階段,待行政流程完成後,就可以快速進行,有效彌補安全查核上的漏洞。
人事行政總處副人事長懷敘表示,這個新的查核辦法,要會銜考試院,大概最遲不超過兩個禮拜可完成。至於是否擴及立法委員?懷敘表示,特查辦法的查核對象,仍以行政機關的公務人員體系為主,若要擴及民意代表,需另有法律基礎才能做處理,這將會是另一個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