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憂台幣強升 重演日本失落卅年

新台幣猛烈升值,總統賴清德5日強調,這波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所致,台美關稅談判未觸及匯率議題。民眾黨6日表示,這場貨幣大戰讓人想到日本失落的30年,政府能否保證台灣不會重演《廣場協議》簽署後,日圓急速升值,熱錢湧入,釀成巨大的資產泡沫的情況?
民眾黨表示,過去這幾個月來,政府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所提出的關稅變革,事前缺乏充分準備,事後欠缺彈性斡旋空間,如今對於百工百業接連遭受關稅、匯率衝擊,業者只能自求多福,不敢奢望政府能拿出什麼解決之道。
民眾黨說,這場貨幣大戰讓人聯想到日本失落的30年,即便央行一再澄清不會重演《廣場協議》,但當時日圓急速升值,低利率造成資金氾濫、熱錢湧入,釀成巨大的資產泡沫,從日本股市到房市接連崩跌,不管個人、企業還是政府都損失慘重,政府能否保證不會發生在台灣?
民眾黨指出,台灣未來面臨的房地產、經濟泡沫化,恐不亞於疫情的衝擊,也可能成為近30年來最大的災難,央行乃至於總統是否意識到,金融風暴不會因為鴕鳥心態就安然度過,百姓要的是解方,而非美化後的糖衣毒藥。
不過,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廣場協議》有當初的時空背景,日本經濟自《廣場協議》後走下坡,只是特別案例。
童子賢說,短暫的出超和熱錢湧入,造成新台幣升值,他目前沒有太擔心;因為台灣的某些景氣狀況,吸引賺取利差或匯差的「禿鷹」或「候鳥」,短暫停留後可能就跑掉,就會恢復台灣本質,台灣產業體質相當不錯,應該可以經得起這一波考驗。
據央行解釋,1985年,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及英國簽署《廣場協議》,透過聯合干預外匯市場,阻擋美元過於強勢,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協議雖有效促使美元貶值,卻使日圓持續勁揚。簽署3年後,日圓兌美元大幅升值逾50%,導致日本企業大量外移。有論者認為《廣場協議》是日本步入「失落20年」的主要導火線;不過,也有論者說,日本經濟步入失落的主因,尚有其他原因,例如人口老化等結構性問題。
朱立倫預言6月有美債危機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表示,當全球關注關稅與產業競爭時,台灣卻陷於內鬥與罷免,無視經濟危機,台幣大幅升值,造成出口廠商困境。他說,賴清德的聲明除了抄央行的版本,最重要的是,台幣會升值都是因在野黨唱衰。
朱立倫預言,6月將是美債的危機,台灣光是外匯存底,美元部分就超過5千億美元,屆時美債風暴一起,受傷最深的就是台灣。日本、中國、印度等國家都在減少美債,只有台灣不但沒減少、搞不好還會增加。5千億美元只要升值3元,台灣就少了新台幣1.5兆元,屆時美債風暴被轉換為長期、變成零利率或大減,風險是全民承擔。
匯市波動 綠委籲謹言慎行
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出,匯率問題是專業問題,而非政治問題,任何誇大、基於臆測,沒有專業評估或科學依據的說法,都可能加劇整個市場的預期心理,提醒大家謹言慎行,呼籲在野黨不要成為匯率市場波動的幫凶,要基於事實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