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新台幣升值是事件非趨勢

新台幣連續兩個交易日強勢升值,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說,「這是事件而非趨勢。」廠商提前拉貨導致出口商拋匯力道大,以及投資美債與美股的資金回流,是導致這次新台幣強升的兩大事件。
李鎮宇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影響新台幣兌換美元的匯率主要是由出口商拋匯的力道決定。出口商拋匯的力道大多跟台灣出口年增率成正比,所以當外貿成長率高的時候,新台幣應該要升值。然而,當新台幣升值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出口競爭力,外貿動能就會衰減,新台幣就會貶值,這會自然形成一個動態均衡的循環。
李鎮宇說,過去兩年出現嚴重的脫鉤,原因是在疫情期間美國暴力升息,加上AI(人工智慧)發展導致美股大漲,大量台灣民間資金換成美元去投資美股和美債,大量投資資金賣新台幣換美金,壓抑了新台幣匯率走勢,所以新台幣匯率被實質低估。
李鎮宇說,現在同時出現兩大事件影響新台幣走勢。第一,川普暫停關稅90天,讓原本因為關稅戰而減少的出口外貿增速,因為廠商提前拉貨而大規模跳升,拋匯力道非常強,讓升值力量比原來強;第二,投資人發現美股、美債的走勢不如預期,漸漸失去對美國商品的投資信心,開始回流為新台幣,「這兩大因素結合才會讓新台幣突然間暴衝」。
李鎮宇強調,「這是一個事件,並不是一個趨勢。」首先,美國應該會在6月初跟中國談成協議,屆時中共一定會拉貶人民幣,人民幣一旦貶值,新台幣不可能獨強。提前拉貨動能在6、7月之後會慢慢消退,所以新台幣不可能一直升值,「大家回想一下,一個半月前,台灣眾多經濟學家還在說新台幣趨勢是貶值到35,才一個半月就突然變成升值到25。」由此可見,事件跟趨勢不是相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