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手部衛生日 推加強洗手 5時機7步驟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5月5日為「世界手部衛生日」,洗手是減少感染最有效也是最務實的方法,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日常生活注意洗手五時機、洗手七步驟就能降低受病原侵襲的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北市衛生局表示,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洗手五時機,建議在1.吃東西前 2.上廁所後 3.咳嗽或擤鼻涕後 4.接觸孩童前 5.返家後清潔手部;先用清水沾濕雙手,再使用肥皂或洗手乳進行洗手七步驟「內、外、夾、弓、大、立、完」(內:搓手心、外:搓手背、夾:搓指縫、弓:搓指背、大:搓大拇指和虎口、立:搓指尖、完:沖乾淨並擦乾),降低遭受病原侵襲風險,保護健康。 

不少醫院響應世界手部衛生日在院內舉行衛教宣導,國泰醫院內科部副部主任暨感染科醫師陳立羣提醒,酒精噴手不是萬能,千萬別忽略酒精殺不死的病毒,使用肥皂進行手部衛生,能去除95%以上的細菌和病毒,比酒精搓手更有效。  

臺大醫院也舉辦宣導活動,結合手部衛生與抗藥性防治,迎接抗生素抗藥性新挑戰。衛生福利部次長周志浩出席活動致詞表示,抗生素抗藥性正無聲蔓延,像溫水煮青蛙,讓人類慢慢無藥可用。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抗生素如飛彈一樣重要,但透過洗手將病菌阻絕,不讓敵人進攻才是善戰者,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必須要武裝好自己,養成洗手好習慣。◇

延伸閱讀
台美貿易談判傳好消息 台幣狂升
2025年05月04日 | 4天前
桃園市人口攀升 37國中小總量管制
2025年05月04日 | 4天前
最大化利用 鋁箔紙7個妙用
2024年11月10日 | 5個月前
取消